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31.
目的:观察在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中医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按照病程分层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应用Tightrope钢板技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术后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口服等常规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同时应用骨炎膏涂擦患肢。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进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疼痛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口服配合骨炎膏外用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治疗,可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32.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作为男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中医常从肾虚立论,治疗更多以补肾壮阳为主,但在现今的临床实践中疗效欠佳。李海松教授结合自身3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阳痿“阴茎中风”观点,认为阳痿之核心病机应为“血瘀”,治疗上主张从“活血化瘀、通络息风”入手,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以他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833.
胆气春升论是李杲受《黄帝内经》的启发及《伤寒论》少阳证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他认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飱泄、肠癖不一而起矣",强调了少阳胆气在脏腑运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就该理论展开详细的病机探讨并归纳其在临床的运用,望能为各位同道在相关疾病的诊治上开拓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34.
[目的]总结李可教授的皮肤病辨治思想,并阐发其临证应用。[方法]以《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篇为研究对象,解读乌蛇荣皮汤的制方背景及组成,并进行医案分析,阐述李老辨治皮肤病的思想精粹,并结合临床阐发自身应用乌蛇荣皮汤的经验。[结果]乌蛇荣皮汤由桃红四物汤加桂枝汤化裁而来,契合皮肤病血虚、血瘀、湿热和风毒等证候关键,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养血祛风之功,对多种皮肤病均有显著效果。李老的皮肤病辨治思想可总结为“见皮治皮,永无愈期”“皮病责风,治先从血”“皮病治肺,宣补表气”“积年痼疾,必蕴伏毒”“分清缓急,因势利导”“固护脾肾,辨别寒温”“随施小方,取其专用”以及“内外合治,效捷为要”八点,对皮肤病诊治具有很大启发。临证运用乌蛇荣皮汤又当控制药量、忌用毒药以及配合外治等。所举医案中,患者不慎感邪,病程迁延,辨为湿热毒蕴证,以乌蛇荣皮汤化裁治疗数月,多年顽疾得愈。[结论]李老对皮肤病的辨治具有独到见解,面对复杂疾病,能够做到理法明确,方药执简驭繁,病重药重,缓急有序,对皮肤病诊治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5.
小儿汗证历来多从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亏虚、脾胃积热方面论治。文章将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从"枢机不利"致小儿汗证进行阐述。治疗上摆脱固有辨证分型,从调节枢机入手,使气的升降出入顺畅,津液输布运行正常则汗渐止,为临床治疗小儿汗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6.
[目的] 探讨芪术肺纤汤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IPF患者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加百令胶囊,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术肺纤汤,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症状积分、血清K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最大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ital capacity max/predict value,VCmax%)、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predict value,DLCO%)及肺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otal lung capacity/predict value,TLC%)均上升,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LC%、DLCO%及VCmax%均下降,且V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VCmax%、TLC%和DLCO%均高于对照组,且DL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主症总积分及次症总积分均较前下降(P<0.01,P<0.05)。其中试验组主症喘息、气短、咳痰积分及次症乏力积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1,P<0.05),对照组仅主症气短积分显著下降(P<0.05),余如喘息、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积分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症状总积分、主症总积分、主症喘息、气短、咳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血清KL-6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KL-6水平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血清K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芪术肺纤汤可提高IPF患者肺功能,显著升高DLCO%指标,改善喘息气短、咳痰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清KL-6水平,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治疗干预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3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临床症状特征与伏邪相似,李彦民教授从事中医骨伤工作30余年,经过不断研究与探索发现,以伏邪理论论治寒湿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对其病因病机认识、治疗等均有指导意义。李教授根据治疗伏邪温、补、托、清4种方法,自拟桂芍知母治尪汤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且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83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生肌玉红膏的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靶点基因简写;检索GeneCards等数据库中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的相关基因靶点,使用Venny在线工具对生肌玉红膏作用靶点和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相关基因靶点进行交集处理,获得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潜在作用靶点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获得生肌玉红膏作用靶点基因1842个、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相关基因靶点857个,分析处理后获得交集靶点(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潜在作用靶点)108个;生肌玉红...  相似文献   
83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平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平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符合标准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25首,使用药物多为温性、平性和寒性药,五味多分布在甘味、苦味和辛味;单味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郁金,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是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利胆退黄、行气解郁类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结果,关联规则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石菖蒲-郁金、郁金-石菖蒲和麸炒枳壳-郁金+石菖蒲。[结论]李平教授认为“痰热”“瘀”病机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强调调理中焦脾胃的重要性,善用清热化痰、行气解郁、开窍宁神的药物,注重调脾护心、调和气血、调理心神。  相似文献   
840.
李杲,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创始人。其著作《脾胃论》中记载很多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并被高武整理、总结并命名为《东垣针法》。就《东垣针法》有关学术思想进行汇总与分析,分别从其理论基础、理论渊源和理论特点进行讨论,以期“东垣针法”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服务于针灸从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