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729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153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81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686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648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7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30篇
  1973年   29篇
  197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硒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硒酵母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硒酵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三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硒酵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补充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住院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AGM)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孕期被诊断为GDM,并于产后4~12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的1175例单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后糖代谢是否正常,将其分为研究组(n=361,产后AGM者)与对照组(n=814,产后糖代谢正常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孕期与产后4~12周75 g OGTT结果等,并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GDM患者产后AGM转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AGM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21伦审批第(181)号]。结果①24~28孕周时,1175例GDM患者75 g OGTT结果提示,空腹血糖(FPG)及OGTT 1、2 h血糖指标中,1、2、3项升高者分别为639例(54.4%)、373例(31.7%)与163例(13.9%)。②产后4~12周时,1175例GDM患者75 g OGTT结果提示,产后糖代谢正常者为814例(69.3%),AGM为361例(30.7%),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为19例(1.6%),糖耐量受损(IGT)为294例(25.0%),IFG+IGT为23例(2.0%),疑似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25例(2.1%)。③产后AGM转归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GDM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24~28孕周OGTT 1、2 h血糖值,以及2项血糖指标(OGTT 1、2 h血糖)均升高与3项血糖指标(FPG及OGTT1、2 h血糖)均升高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仅1项血糖指标(FPG或OGTT 1 h血糖)升高者所占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将受试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24~28孕周OGTT 1、2 h血糖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及24~28孕周OGTT 1、2 h血糖值,均为GDM患者产后AGM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93、1.205、1.355,95%CI:1.208~2.373、1.088~1.335、1.204~1.524,P=0.002、<0.001、<0.001)。模型2将受试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24~28孕周OGTT血糖指标升高项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及24~28孕周OGTT 2项血糖指标(OGTT 1、2 h血糖)升高与3项血糖指标均升高,均为GDM患者产后AGM转归独立危险因素(OR=1.668、1.421、1.747,95%CI:1.192~2.333、1.035~1.952、1.195~2.553,P=0.003、0.030、0.004);24~28孕周仅FPG或OGTT 1 h血糖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0.401、0.646,95%CI:0.240~0.670、0.418~0.997,P<0.001、=0.048)。结论对于GDM患者产后AGM转归,临床应关注其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孕期OGTT结果等指标。对GDM高危人群进行上述指标持续监测与规范干预,是健全GDM孕前-孕期-产后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3.
救脑宁注射液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救脑宁”注射液对中风病的疗效机理 ,将原代培养 8~ 12d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处理 ,观察该药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缺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和细胞生存率则显著降低 ,救脑宁组MDA、LDH显著低于缺氧缺糖组 ,而SOD活性及细胞生存率则高于缺氧缺糖组 (P <0 0 1)。因此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 ,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6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和47例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相似文献   
75.
高糖及己酮可可碱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病变的机理以及己酮可可碱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为研究高糖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并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纤维连接蛋白。同时,本研究也观察了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一种非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果:高糖和己酮可可碱均可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但高糖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而己酮可可碱可减少其分泌,且可抑制高糖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在糖尿病肾病的间质病变中起作用。而己酮可可碱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将有利于肾间质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转录因子肽p65(NF-κBp65)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腹膜内注射建立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治疗8周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骨骼肌组织IκB-α mRNA、NF-κBp65 mRNA水平、骨骼肌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骨骼肌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盐酸二甲双胍及降糖方干预后,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整齐。模型组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血清TG、TC、LDL-C水平、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水平、骨骼肌组织IL-4、IL-12、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  相似文献   
77.
78.
79.
目的:分析前次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特征对再次妊娠糖尿病复发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产科常规产前检查且前次妊娠诊断为GDM的306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本次妊娠GDM诊断标准分为复发性GDM组与血糖正常组,再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将复发性GDM组分为复发性GDM A组(单纯FPG异常)、复发性GDM B组(FPG正常但1hPG或/和2hPG异常)、复发性GDM C组(FPG异常,同时合并1hPG或/和2hPG异常)。比较各组前次妊娠临床特点与复发关系。结果:复发性GDM组与血糖正常组年龄、产次间隔≥5年比例、前次妊娠FPG、1hPG、2hPG值及OGTT异常类型比例、前次妊娠应用胰岛素比例均有差异(P<0.05),而前次妊娠前体质指数、妊娠期增重及早产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年龄≥35岁、前次妊娠2hPG>9.10mmol/L、1hPG或(和)2hPG异常及FPG+1hPG或(和)2hPG异常是复发性GDM的危险因素(P<0.05),而产次间隔≥5年、前次妊娠OGTT FPG>5.35mmol/L、1hPG>10.59mmol/L、前次妊娠应用胰岛素与复发性GDM无相关性(P>0.05);复发性GDM C组与A组年龄、前次妊娠OGTT 1hPG、2hPG值有差异(P<0.05),而复发性GDM 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复发性GDM A组、B组、C组前次妊娠OGTT异常类型构成比有差异(P<0.001),产次间隔时间≥5年、前次妊娠早产、应用胰岛素比例无差异(P>0.05);年龄≥35岁及前次妊娠FPG+1hPG或(和)2hPG异常是GDM复发时血糖异常类型高等级的危险因素(P<0.05),前次妊娠OGTT 1hPG>10.59mmol/L、2hPG>9.10mmol/L、前次妊娠1hPG或(和)2hPG异常与复发性GDM孕妇OGTT异常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年龄、前次妊娠OGTT 2hPG值及异常类型可能会影响再妊娠复发性GD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0.
耳鸣相关脑区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 ,PET)研究 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 ,并与 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葡萄糖。按有无听力损失将所有受试者分为 4组 ,第 1组耳鸣伴听力损失 ,13例 ;第 2组耳呜但听力正常 ,4例 ;第 3组无耳呜有听力损失 ,2例 ;第 4组无耳呜且听力正常 ,13例。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parametersmapping(SPM)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Talairach坐标确定与耳呜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 (brodmannarea ,BA)。结果 耳呜相关脑区位于左侧颞横回 (BA41)、左侧颞上回 (BA42、2 2 )、左侧颞中回前部 (BA38)和左侧海马 ,这一结果不依赖于耳呜的侧别 ,而且与优势关球无关。听力损失相关的脑区主要是双侧颞上回后部 (BA42、2 2 )、颞中回中部 (BA2 1)、联合听区 (BA39)、左侧额中回 (BA8、9)、左侧额下回 (BA45 )等。结论 PET为主观耳呜提供了客观证据 ,有望成为耳呜的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