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08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带血管蒂舟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新术式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舟骨背侧面形态、血供来源进行观测.结果:舟骨背侧面动脉主要来自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以及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分别发3~5支、1~3支和1~2支外径在0.2~1.0mm之间的骨膜支,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可切取舟骨背侧2.0cm×1.0cm×0.5cm大小的骨瓣,用于距骨颈骨折修复.术式经临床应用证实,手术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大鼠全身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全身多脏器的影响。方法:按静脉淤血时间的不同将大鼠分为4组。观察耳部微循环的改变,测量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观察心,肺,肝,肾,小肠及耳部血管等组织结构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结果:皮瓣原位缝合组及静脉淤血2h组,耳部微循环、TNFα、IL-10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各脏器结构改变较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少。静脉淤血6、10h组,微循环,肺,小肠,血管则有明显组织学改变,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但心,肝,肾组织学改变较轻。TNFα浓度再灌注1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IL-10浓度3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结论: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可造成肺、小肠及血管器官损伤,静脉淤血时间越长,再通后则损伤程度越重。全身微循环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在肺、小肠中的浸润,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及细胞因子TNFα与IL-10的浓度失衡是重要的操作原因。  相似文献   
13.
An application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flap to salvage an infected prosthetic graft of the ascending thoracic aorta is presented. The length of this flap along with its width and thickness allows it to be wrapped around prosthetic grafts of the ascending aorta in a spiral fashion. This rectus muscle wrap around flap method is straightforward involving the use of one muscle rather than multiple muscles. The abdominal cavity is not opened as with the use of omentum. The procedure can be accomplished in a short time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相似文献   
14.
On the basis of earlier success in rat studies, chlorpromazine was evaluated as a probable agent for improving survival of random skin flaps in pigs. The aim was to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effect of the chlorpromazine is species specific and to find out if it is dose dependent. One hundred and five dorsally-based 12×4 cm flaps were raised unilaterally on the backs of 15 pigs.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sing 15 mg/kg chlorpromazine, 7.5 mg/kg chlorpromazine, and a saline-treated control group. Flaps in the control group averaged 40.57±3.17% necrosis, while flaps in the 15 mg/kg and 7.5 mg/kg chlorpromazine-treated groups averaged 31.53±4.77% and 11.47±2.22% necrosis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dose dependent beneficial affects of chlorpromazine and the survival of random skin flaps in the pig. Although ideal dose levels are still to be determined, flap survival improved with the prophylactic use of chlorpromazine at the lower 7.5 mg/kg dosag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颞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同侧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 7例,女3例.缺损原因:疤痕切除后创面 7例,色素痣切除后创面1例,化学烧伤 2例.均为下睑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外形效果满意.结论:颞部眼轮匝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皮肤质地、厚度与眼睑皮肤相近,是一个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5例主动脉夹层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所见,其中4例为DeBakey Ⅲ型,1例为Ⅰ型。其阳性所见;(1)4例降主动脉增宽,1例升主动脉增宽;(2)与脉搏同步的摆动性内膜瓣在腹主动脉内最清楚见到,并在收缩期有红色血流填充;(3)2例在主动脉弓远端可见撕裂口;(4)降主动脉双腔形成,真腔内有彩色血流填充,假腔内则无。以上阳性所见对诊断本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眶周截骨和皮瓣转移修复放疗后眼眶发育不良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所引起的眼眶发育不良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眶周截骨扩大眶腔 ,重建眼眶的骨架结构 ,采用皮瓣移植完成结膜囊的再造和局部凹陷的充填。结果 12例眼眶发育不全患者经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联合应用眶周截骨前移和皮瓣转移可有效地修复放射治疗所致的眼眶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畸形。  相似文献   
18.
上肢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及功能挽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以及侧胸和背部组织在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所有病例行一期再植或寄养再植。术后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100°位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再植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肩关节外展50°~90°,前屈50°~70°,后伸20°~30°,内收20°~40°;肘关节屈曲100°~140°,伸-20°~0°;重建术后3个月时屈肘肌力达Ⅳ~Ⅴ级。结论充分利用侧胸和背部组织特点进行分期、分层手术,解决创面覆盖和功能重建互相干扰的矛盾,是挽救严重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上肢,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20.
额部扩张皮瓣的手术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额部扩张皮瓣的手术设计。方法 对121例额、颞部瘢痕、斑痣、血管瘤等皮肤病变切除后的患者采用额部扩张皮瓣进行修复,并比较滑行皮瓣、易位皮瓣及旋转皮瓣的手术效果。结果 11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修复后皮肤弹性良好、颜色较理想、瘢痕较细小;4例患者扩张皮瓣的远端有0.5~1.0cm的坏死,行Ⅱ期瘢痕切除缝合术;2例患者有单侧眉上提,半年后好转。结论 易位皮瓣术后瘢痕明显,尽量少用或不用;旋转皮瓣可以充分利用扩张后“过剩”的皮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额部皮瓣设计方法。对皮瓣的周密设计并了解不同皮瓣的优缺点。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