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肌张力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肝肾亏虚症)10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CSI指数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S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P较对照组升高,RI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收肌角、腘窝角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足背屈角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40/50)(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可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患儿的痉挛状态,增加脑组织血流循环,提高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该治疗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制备阿魏化痞膏贴膏剂,对制备工艺进行初步优化。方法:通过测定贴膏剂的持黏力和180°剥离强度结合外观指标优化贴膏剂组方。结果:优化过的阿魏化痞膏贴膏剂组方为水0.40 g,乙醇0.30 g,丙烯酸酯压敏胶4.50 g,丙烯酸树脂0.30 g。贴膏剂,平均180°剥离强度0.33 kN.m-1,平均持黏力15.45 h。结论:贴膏剂外观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优化香莲康肤贴的基质配方和制备工艺。方法用正交法设计实验,以贴膏剂的外观、均匀性、涂展性、黏度和剥离强度等为综合指标,对香莲康肤贴膏剂基质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最佳基质配方和制备工艺为:将聚丙烯酸钠0.3g和高岭土0.5g加入甘油5.0g中分散均匀,加适量水并加热成凝胶;明胶0.2g、PVP 0.2g和CMC 0.1g加入适量水中,加热溶胀,合并以上2组份得基质,将主药用DMSO 0.4g和丙二醇0.3g溶解,加入氮酮0.6g后与基质15.0g在60℃下搅拌20min,涂布于7cm×9cm无纺布上,室温晾干48h,即得。结论所制香莲康肤贴膏剂为黄棕色凝胶状、色泽均匀、易于涂布,晾干后厚度、黏性适宜,无膜残留。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联合补肾通痹汤熏洗治疗骨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骨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髁间窝成形手术,然后联合补肾通痹汤进行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关节镜下的髁间窝成形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联合补肾通痹汤熏洗的治疗方式对于骨关节炎屈曲畸形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张联惠  阎瑞兰 《武警医学》1994,5(5):253-255
为证实跌打止痛液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对经临床确诊的45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跌打止痛液组(治疗组)335例与正骨水组(对照组)115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48.66%(163/335),有效率为96.1%(322/33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3.04%(15/115).有效率为78.3%(9/11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跌打止痛液具有较强的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6.
目的优选止痛贴膏剂制备工艺及其基质配比。方法以感官指标总评和剥离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筛选主要基质的变化范围;再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贴膏剂最佳基质配比是部分被中和的聚丙烯酸(简称NP700)∶甘油∶酒石酸∶交联剂[AlCl3∶Al(OH)3]=2.1∶15∶0.023∶(0.019∶0.013)。结论优选出的基质配比可制备质量较佳的贴膏剂。  相似文献   
27.
通痹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痹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制做大鼠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 ,经通痹片治疗后 ,观察关节指数 ,检测大鼠关节液和血液中IL - 1、TNFα、IL - 6、IL - 8的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 - 1、TNFα、IL - 6、IL - 8)的能力、脾淋巴细胞分泌IL - 6、IL - 8的能力。结果 治疗组关节指数明显低于AA对照组 (P <0 0 1) ,能明显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 ;给药组大鼠血清中IL - 1、TNFα、IL- 6和IL - 8水平较AA对照组明显降低 ;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 - 1、TNFα、IL - 6、IL - 8)的能力 ,以及脾淋巴细胞分泌IL - 6、IL - 8的能力显著受到抑制 ;关节液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通痹片对佐剂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抗炎作用的发挥与其免疫抑制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通闭消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泛制法制丸,通过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按实验选取工艺所制丸剂的性状、鉴别、水分、重量差异及溶散时限均符合中国药典中丸剂的标准。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可靠。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跌打正骨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跌打正骨软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瘀斑及机械性压迫所致痛阈值的影响;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观察其活血化瘀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实验,观察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跌打正骨软膏可促进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瘀肿恢复,提高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机械性压迫所致的痛阈值。跌打正骨软膏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高剂量跌打正骨软膏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跌打正骨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有确切治疗作用,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符合其改善临床症状的定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通痹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诊断为ACS、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通痹化瘀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7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为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化瘀汤能显著改善ACS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症状,治疗机理可能与抗血小板聚,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有关,可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寒邪散,血脉通。临床观察显示通痹化瘀汤对ACS寒凝血瘀证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