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2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17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650篇
内科学   646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1755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601篇
  3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55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ATRA和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ttlerin(RO)并分组,通过SubG1assay by FAC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ladder来观察ATRA对MCF-7的影响.结果:在浓度为5μM的ATRA作用下,MCF-7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并可观察到明显梯状DNA.结论:ATRA能够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但受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的抑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成人与新生儿心脏连接蛋白 4 3(Cx4 3)表达差异。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成人与新生儿心脏Cx4 3的蛋白表达。 结果  1 新生儿心脏Cx4 3在心房和心室均呈斑点状遍布于心肌细胞侧面连接处和细胞质内 ,闰盘处极少。 2 成人Cx4 3表达在心房肌非均质分布于细胞侧面连接处和端闰盘处 ;心室肌典型地排列在闰盘处。 3 图像分析表明 ,心肌细胞Cx4 3分布密度 ,新生儿心房 <心室 ,成人心房 >心室。成人心房、心室均低于新生儿。 结论 新生儿Cx4 3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侧连接处 ,成人心房和心室存在差异。Cx4 3分布密度新生儿心房 <心室 ,成人心房 >心室 ;成人心脏低于新生儿。提示 ,Cx4 3有增龄变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氨肽酶抑制剂乌苯美司(bestatin)能否增强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此过程中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及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NB4细胞的分化。RT-PCR检测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72 h,均能明显增强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10 nmoL/L ATRA组差异显著(P<0.05,P<0.01)。从48 h到96 h,100 mg/L乌苯美司时间依赖性地增强10 nmoL/L ATRA诱导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相应时点10 nmoL/L ATRA组差异明显(P<0.01)。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应用72 h,NB4细胞CD11b表达率明显高于10 nmoL/L ATRA组(P<0.01)。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4 h,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用ATRA组(P<0.05,P<0.01);药物联合应用各组NB4细胞的c-myc mRNA表达水平与NBT还原能力之间呈负相关(r=-0.917,P<0.05)。 结论: 乌苯美司可能通过下调NB4细胞c-myc mRNA的表达,从而增强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x43~(-/-)小鼠在化疗或移植后其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均延迟,且化疗15 d后骨髓切片及涂片均证实其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降低,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而且T、B细胞发育也有异常。此外,其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比野生型小鼠增多(P0.05),但CD4~+T细胞显著减少(P0.01),尤其是TCRαβ亚群细胞减少最为明显(P0.01)。同样,Cx43~(-/-)小鼠外周血中CD45R~+sIgM~-细胞亚群比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骨髓中Cx43基因表达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尤其是应急状态时)具重要作用,敲除Cx43基因后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减缓,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5.
全反式维甲酸(RA)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控细胞分化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RA的作用中是否涉及到p53的作用尚有待阐明。本文用低浓度的RA(10 μmol/L)作用于SH-SY5Y细胞,每2d换一次液,在作用9 d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提取细胞质总RNA进行RT-PCR反应半定量检测p5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RA诱导后,细胞生出较长的突起,具有神经元的形态;而对照组保持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无明显的形态学变化。RT-PCR半定量显示,在细胞诱导后,p5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本文结果提示,RA的作用可能独立于p53基因途径,p53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是继发于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连接蛋白Cx40/Cx43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与钙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为研究对象,用Cx40或Cx43反义寡脱氧核苷酸(Cx40/Cx43AODN)阻断SMA Cx40或Cx43表达,观察缺氧处理后SMA的收缩反应性、钙敏感性、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激酶(MLCP/MLCK)的活性、20 kD的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程度的变化。结果:Cx40AODN可以降低正常组、1 h和3 h缺氧组SMA MLCP活性,增加MLC20磷酸化水平,改善血管的钙敏感性和内膜依赖的收缩反应性;Cx43AODN可以增加各组血管的MLCP活性,减少MLC20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的钙敏感性和内膜依赖的收缩反应性。Cx40和Cx43AODN对SMA MLCK活性无明显作用。结论:Cx40和Cx43主要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MLCP活性和MLC20磷酸化水平调节血管的钙敏感性,从而调节休克后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采用Scion软件测量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mg/L)、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ER观察NRF不同浓度(0.25mg/L、0.5mg/L、1.0mg/L)及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0mg/L)加药24h后,对海马神经元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 NRF可有效地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加药后24h作用浓度为1mg/L时,作用最强;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提示,NRF能增加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GAP-43的表达,浓度为1.0mg/L时,作用最佳.结论 NR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和GAP-43基因的表达,表明NRF对海马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D -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1例APL患者(包括7例合并DIC患者)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1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2.38±0.98)mg/L较正常对照组(0.25±0.09)mg/L明显升高(P<0.01) ,其中7/21例并发DIC者(2.52±0.12)mg/L明显高于14/21例不并发DIC者 ,(2.18±0.96)mg/L。结论APL患者D -二聚体检测值随维甲酸治疗逐渐降低 ,并可预测ATRA治疗过程中DIC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79.
80.
中国东北汉族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鉴定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根据已知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12个致病基因的染色体上的定位,分别选取3~4个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测序鉴定致病基因。结果在1q21.1GJA8位点显示最大Lod值2.44。致病基因定位于1q21.1区的GJA8基因,构成缝隙连接的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50。DNA序列分析鉴定显示其第2外显子的第191个碱基杂合突变T>G导致其蛋白产物第64位缬氨酸转变为甘氨酸。结论Connexin50的V64G新生突变是导致该家系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