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2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66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657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603篇
内科学   809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583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2篇
综合类   1363篇
预防医学   450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420篇
  6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70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脑膜瘤瘤周水肿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新治  张建军  司赟  赵沃华  赵洪洋 《浙江医学》2006,28(5):343-344,348
目的探讨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脑膜瘤术前瘤周水肿程度与术中肿瘤分离难易程度、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恶性及低度恶性脑膜瘤瘤周中、重度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脑膜瘤(P<0.01);脑膜瘤周围水肿越严重,术中脑膜瘤的分离难度越大(P<0.01),同时复发率也较高(P<0.05).结论脑膜瘤周围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2.
范治金 《职业与健康》2006,22(6):430-431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政和县麻疹发病率,对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探讨RFIs的防控措施。方法对政和县自2000年以来6起Rns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6起RFIs爆发经血清学证实:1起为麻疹爆发,5起为风疹爆发。RFIs的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季。乡、村二级医疗单位麻疹监测系统不敏感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时间较长等延误对RFIs爆发疫情控制措施的及时落实。结论麻诊接种率高,复种年龄提前的地区麻疹发病基本处于散发状态,RFIns爆发以学校风疹为主,有条件的县级疾控单位应建立麻疹血清学诊断实验室,加大乡、村二级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监督力度,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把风疹纳入常规免疫接种,可加速控制麻疹和减少风疹的爆发。  相似文献   
83.
宋悦红  宋艳文  郭素民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56-1457
目的研究乳酸菌载体的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涂片染色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用鉴别生化实验,如糖发酵产酸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精氨酸水解实验等对乳球菌MG1363、IL1403和乳杆菌ATCC4356进行研究鉴定。结果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MG1363、IL1403及嗜酸乳杆菌ATCC4356其表型特征分别与伯杰氏手册中相应细菌特征一致。结论该乳酸菌载体系统可用其表型特征进行筛选鉴定,用于食品及医药领域中构建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84.
张冠峰  麦莉  黄隽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54-1656
目的分析中山市近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山市1998~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结果中山市1998~2004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69起,中毒人数3172人,平均每起中毒人数46人。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第3季度发生的起数最高,有41起,占中毒起数的59.4%;第2季度次之;中毒人数也以第3季度最多,中毒2037人,占中毒人数的64.2%,第2季度次之。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最多,共有56起,占中毒起数的81.2%;中毒人数2567人,占总中毒人数的80.9%。中毒的致病因素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为主,分别有28和25起,占中毒起数的40.6%和36.2%。中毒食物种类主要是肉及其制品,共有38起,占中毒起数的55.1%,其次是凉拌菜食品,共有13起,占中毒起数的18.8%。结论中山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且致病因素发生变化,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力度,把好发证关,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和建立危害分析与临界控制点(HACCP)体系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5.
系统综述了远志属药用植物有效物质群三萜皂苷、()酮、寡糖酯类成分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三者作为该属特征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作为药用经济植物,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45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资料齐全的有83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增强形态是影响恼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囟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87.
杨杰斌  段松  石丹 《西部医学》2019,31(9):1385-1389+1394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Gab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 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ab1、PD L1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收集86份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86份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对照组),所有组织标本均行Gab1与PD L1蛋白检测,并根据其资料及检测结果记录所有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Gab1与PD L1蛋白水平及预后等。结果 观察组中Gab1及 PD L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分期更高、分化程度越低及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其Gab1及 PD 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显著增高(P<0.05);Gab1阴性和阳性患者其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73%和4286%,而 PD L1阴性和阳性患者其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68%和4583%(P<0.05);经非条件单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Gab1和 PD L1不同表达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间其预后生存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经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Gab1和 PD L1阳性均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ab1和 PD L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均高表达,随着病情加重其阳性表达率更高,且其阳性表达联合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和出现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可将其作为临床上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8.
董金菊  周庆红  李菲 《西部医学》2019,31(9):1380-1384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Bcl 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解因子(BIM)与BH3 only蛋白家族中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IM与PUM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将124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标本124份设为研究组,选取124份其他良性宫颈疾病的正常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所有组织标本均行BIM与PUMA检测,分析宫颈癌组织中BIM与PUM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中BIM、PUM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M、PUMA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情况均无明显关系(P>0.05);BIM的表达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的表达有关(P<0.05);FIGOⅡ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及BIM、PUMA蛋白阴性患者其生存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经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FIGOⅡ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及BIM、PUMA蛋白阴性均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IM、PUMA蛋白在宫颈癌癌变组织中低水平表达,随着患者FIGO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时其低表达率均上升,且FIGOⅡ期、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均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伴发脑微出血(CMB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78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者,根据头颅MRI有无CMBs表现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头痛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1)178例偏头痛患者中CMBs患者56例,偏头痛合并CMBs发生率为31.5%,其中单发病灶17例(30.4%),多发病灶39例(69.6%),单纯脑叶病灶31例(55.4%);(2)与无CMBs的偏头痛患者比较,合并CMBs的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P=0.028),头痛病程长(P=0.002)、头痛发作频率高(P=0.001)且容易伴发先兆(P=0.03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头痛病程(OR=1.166,95%CI:1.044~1.303,P=0.007)、头痛发作频率(OR=1.353,95%CI:1.116~1.640,P=0.002)和先兆偏头痛(OR=10.080,95%CI:1.630~62.329,P=0.013)与偏头痛发生CMBs相关。结论偏头痛病程长、发作频率高及伴有先兆是偏头痛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