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8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866篇
预防医学   34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72篇
  4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及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分析解放军180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分离的9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易感因素,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主要以痰液(51例,55.4%)、创面分泌物(22例,23.9%)和中段尿(6例,6.5%)为主;在临床科室的分布中以普外重症监护病房(19例,20.7%)、骨科(17例,18.4%)、脑外科(15例,16.3%)和呼吸内科(10例,10.9%)多见;易感因素主要为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茵药物使用时间等;鲍曼不动杆茵对各类抗茵药物耐药率较高,头孢呋辛、罗红霉素、头孢替坦、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均高于95%。多重耐药不动杆菌(MDR-AB)39株,占42.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全院广泛分布,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越多,基础疾病越严重,院内感染概率越高;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形势较为严峻,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督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耐药监测,注意手卫生,对MDR-AB患者实施严格隔离等,预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该院2012~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临床分离的20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资料和各科分布情况资料。结果 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88.7%),其次为分泌物(4.6%)。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急诊ICU、外科ICU及神经内科等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多重耐药从2012年的47.2%下降到2013年的46.4%,泛耐药从2012年的33.3%下降到2013年的27.8%。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3.
鲍曼氏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需氧非发酵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以往该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8%以上。近两年来分离出的鲍曼氏不动杆菌出现高度耐药现象,成为ICU内患者治疗的难题。本调查对158例236株院内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状况,探讨质粒与其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微量碱裂解法快速提取质粒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质粒指纹图谱.对单质粒菌株采用质粒消除试验研究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显示出多重耐药性.71株临床分离株中有43株检测到质粒,根据质粒图谱可分为8个型别.质粒消除试验显示32.0 kb的质粒消除后耐药性无明显变化,22.0 kb的质粒消除后,该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丢失.结论亚胺培南、舒普深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质粒指纹技术仍可作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结果表明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散发的流行态势.22.0 kg的质粒与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5.
2819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特点。方法 以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6月间的住院患者为对象 ,监测、统计并分析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情况。结果  5年间共出院 1182 15例 ,发生NLRTI 2 819例次 ,平均发病率为 2 .4 %。按科室计 ,以血液科 ( 8.3% )、神经外科 ( 7.3% )、神经内科( 7.0 % )和呼吸科 ( 4 .3% )较高。NLRTI最常见的前 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3.2 % )、鲍曼不动杆菌 ( 2 2 .1% )、铜绿假单胞菌 ( 17.1% )、克雷伯菌 ( 7.7% )和阴沟肠杆菌 ( 5 .0 % )。分别以 3种不同的阳性判断标准 :≥ 1+、≥ 2 +、≥ 3+对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 ,病原菌构成比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不同科室病原菌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在神经内科、呼吸科和血管外科、心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构成比最高。重症监护病房 (ICU)与普通科室相比较 ,鲍曼不动杆菌、沙雷菌属细菌在ICU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普通科室 (P <0 .0 5 )。NLRTI组平均病死率为 17.7% ,无NLRTI组仅为 1.9% ,死亡的比值比 (OR)为 9.4 ( 95 %CI =8.6~ 10 .2 ) ,以骨科 ( 10 9.9)、泌尿科 ( 74 .7)和胸外科 ( 16 .7)较高。 6 5~ 79岁、≥ 80岁与 <6 5岁  相似文献   
996.
鲍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等.常在有多种原发病及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中产生细菌移生,并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耐药性[1].除可引起伤口感染、菌血症、脑膜炎、泌尿系感染外,亦可引起住院病人,特别是加强医疗病房(ICU)内病人的医院获得性肺炎[2].近年来鲍曼氏不动杆菌所致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原菌[3].治疗非常困难.现将我科收治的19例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总结如下,以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在临床感染中各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剖析此菌的耐药特征,对指引临床在抗感染治疗方面的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9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各类抗生素的敏感与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最高,均为98%,其次为亚安培南、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马斯平),其敏感率分别为93%、91%和90%;最低的是一代头孢中的头孢唑啉和青霉素类的氨苄青霉素,其敏感率为0%和2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第三代喹诺酮类和加抑酶剂的青霉素类药对其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而碳青霉烯类(如亚安培南)和四代头孢类(如马斯平)等抗生素也可作为本菌较好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8.
我院胸外科ICU于2001年3月26日至2001年3月28日期间,先后有3例胸部手术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痰均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呼吸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多为院内感染菌,通常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中产生细菌移生.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细菌的耐药现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作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324株呼吸科住院病人中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耐药性趋势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00.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微量稀释法(MIC)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度共收集390株不动杆菌,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不动杆菌分离率高,为88.2%,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7.8%),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1.6%)、氧氟沙星(13.9%)及阿米卡星(14.8%)。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95.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易引起院内感染,耐药率高,应注意对该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