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鱼精蛋白用于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注射鱼精蛋白可引起一系列心肺的不良反应,其中对肺动脉的副作用更严重,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血管收缩、非心源性肺水肿等.呼吸阻力一过性升高,血气异常报道较少.我们在临床发现一些病人出现此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过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不同注射途径对体外循环后婴儿血浆C3a、C5a的影响。方法年龄≤12个月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组)和对照组30例(经腔静脉注射鱼精蛋白组)。于注射鱼精蛋白前(T1)、注射鱼精蛋白后1h(T2)取右心房肝素抗凝血1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C3a、C5a浓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注射鱼精蛋白前后血浆C3a浓度[(18.762±3.792)μg/L与(19.554±3.453)μg/L,t=-0.846,P=0.20]、C5a浓度[(0.843±0.159)μg/L与(0.825±0.119)μg/L,t=0.496,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儿注射鱼精蛋白前后血浆C3a浓度[(18.780±3.864)μg/L与(22.961±3.501)μg/L,t=-4.392,P〈0.01]、C5a浓度[(0.839±0.157)μg/L与(0.979±0.116)μg/L,t=-3.928,P〈0.01]均显著增高。注射鱼精蛋白后1h对照组患儿血浆C3a浓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22.961±3.501)μg/L与(19.554±3.453)μg/L,t=-3.795,P〈0.01]、C5a浓度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0.979±0.116)μg/L与(0.825±0.119)μg/L,t=-5.075,P〈0.01]。结论升主动脉途径注射鱼精蛋白可显著减少体外循环后婴儿血浆C3a、C5a浓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索简单、无细胞外铁产生的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 方法 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待3代细胞汇合至80%~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根据菲立磁和硫酸鱼精蛋白的不同浓度分为4组:A组[(7.50∶1.00)μg/ml]、B组[(10.00∶1.20)μg/ml];C组[(15.00∶1.80)μl/ml]和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液,混匀,5% CO2孵育15 min,补加血清后孵育至次日。检测细胞标记率、细胞内外铁、细胞活力和标记细胞MR信号。 结果 B组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100%,无细胞外铁产生,铁颗粒分布于溶酶体内。4组间台盼蓝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 GRE T2*WI序列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结论 使用超低微浓度菲立磁10.00 μg/ml与鱼精蛋白1.20 μg/ml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体外MR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84.
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常规使用量均按肝素与鱼精蛋白的比例为1:1.5进行中和,以使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值恢复正常。但鱼精蛋白使用过量也可影响凝血机制,使ACT值延长,鱼精蛋白使用的量为多少适宜,其使用后的体内具体浓度是多少,目前还  相似文献   
85.
戴春群  夏娟  左恒 《当代医学》2014,(36):123-124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18例的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气道阻力、心脏收缩力及饱胀度等的变化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18例中低血压型有7例;变态反应/类变态反应型5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6例。所有患者经减慢给药速度、给予激素、钙剂和血管活性药物等处理后均转危为安。变态反应/类变态反应型和严重肺血管收缩型共11例反应后Pa O2(278 mm Hg)较反应前(513 mm Hg)有明显降低。结论充分认识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改进CPB技术和鱼精蛋白给药途径与方法来防范氧合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鱼精蛋白(protamine)在麻醉中主要用于心脏手术病人体外循环后对肝素抗凝作用的拮抗,恢复病人的正常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不同的病人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不尽相同,如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肝功能低下、左房黏液瘤、风湿性瓣膜病等病人对肝素反应不同,因此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鱼精蛋白应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载体的可行性。方法:CV1,CV2靶向性非病毒载体来比较多聚赖氨酸与鱼精蛋白对靶向性基因转移复合体携带DNA的能力及体外基因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在A375细胞中,鱼业 白与多聚赖氨酸参与形成的复合基因导入率都为50%左右。在ABAE细胞中,鱼精蛋白参与形成的复合体基因导入率只有20%左右,而多聚赖酸可达70%左右。鱼精蛋白参与形成的复  相似文献   
88.
胡人杰  冯文茹 《河北医药》2004,26(5):395-397
目的 观察鱼精蛋白对刺参酸性黏多糖 (SJAMP)抗凝血活性的对抗作用及其对SJAMP致死作用、血小板聚集、脾脏增重、抗癌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测定内容包括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 )、血小板计数 (显微镜法 )、脾脏重量、动物死亡率及动物肿瘤生长抑制率 (小鼠S180实体瘤 )。结果小鼠肌肉注射SJAMP 10 0mg kg ,凝血时间 ( 8.90± 1.85 )min ,血小板数量 ( 4 3 .40± 10 .16)× 10 1 1 个 L ,脾脏重量( 12 5 .68± 2 7.98)mg 10g ,肿瘤生长抑制率 3 2 .5 6%。小鼠肌肉注射SJAMP 10 0mg kg同时再腹腔注射鱼精蛋白 10 0mg kg ,其凝血时间 ( 3 .5 5± 1.5 2 )min(P <0 .0 1) ,血小板数量 ( 5 6.0 0± 5 .3 2 )× 10 1 1 个 L(P <0 .0 1) ,脾脏重量 ( 110 .2 0± 14 .0 9)mg 10g ,肿瘤生长抑制率 3 0 .81%。小鼠肌肉注射SJAMP 65 0mg kg ,注射后 2 4h及 48h动物死亡率分别为 9 2 0和 11 2 0 ,小鼠肌肉注射SJAMP 65 0mg kg ,再腹腔注射鱼精蛋白160mg kg× 2 ,相应的动物死亡率为 3 2 0 ( P =0 .0 3 4)和 5 2 0 ( P =0 .0 41)。结论 鱼精蛋白对SJAMP抗凝血活性及血小板聚集有明确的对抗作用 ,对SJAMP的致死性有部分保护作用 ,对SJAMP的免疫增强及抗癌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后分次小剂量拮抗体内肝素的可行性。方法 5 0例CPB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n =2 5 )和分次小剂量组(B组,n =2 5 )。A组使用鱼精蛋白(PRTM)拮抗肝素的方法是1∶1.5 ;B组使用PRTM中和肝素的量为0 .8∶1,后据术野渗血或引流量情况酌情追加。观察激活凝血时间(ACT)和术后各段时间渗出量及血红蛋白丢失量。结果 ①给药3 0min后两组ACT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②B组术后2 4h的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丢失量明显少于A组(P <0 .0 1) ;③B组使用的PRTM量明显少于A组(P <0 .0 1)。结论 使用小剂量PRTM分次拮抗CPB后体内残存肝素,安全有效,也减少术后引流量及PRTM用量。  相似文献   
90.
陈彤  崔明晓 《山东医药》2005,45(2):23-23
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安定中毒11例,全部治愈。现举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