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目的 为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erthes病)提供一种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显微外科冶疗方法。方法 在32侧下肢标本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嵴支和髂前下棘支双骨膜瓣转移治疗Perthes病11例。结果 临床治疗11例,术后经过1年~3.5年随访,优良率达82%。结论 该方法能够有效提供股骨头的血供,增加股骨头的成骨能力,是一种治疗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欧文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03-104
笔者于2003-2005年采用芒针刺加温针灸治疗胃下垂4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住院病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5-50岁,病程1年以内者16例,1年以上者24例。根据X线消化道钡餐造影以胃下弯及胃下极为标准分成3度,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小于1.5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用、有效、并发症少的自体髂骨切取方法.方法 以术中切取骨量大小,术后供骨区的疼痛、麻木、感染、及外形等作为临床评价指标评价,采用切取髂骨外板、髂骨板全层及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3种不同自体髂骨取骨方法术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髂骨外板采骨量较小,切取髂骨板全层及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取骨量基本相同;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  相似文献   
14.
连浩  杨立超 《吉林医学》2011,(11):2084-2084
<正>患者,女,46岁,右侧下背及胯部疼痛10年余。患者无明确外伤致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在工作弯腰时较明显,并常有一触即发之势,平时休息或睡眠时发作少,无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者在手工地毯厂工作,经常坐位或弯腰工作。查体:患者身高较矮小,腰痛以右后背部为主,局部无红肿,下胸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压式扩孔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治疗伴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伴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在PTED中应用下压式扩孔技术治疗。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建立工作通道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缓急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1.11%;透视次数5~18次,平均(13.36±4.77)次;建立工作通道时间15~28 min,平均(20.36±6.17)min;手术总时间50~98 min,平均(75.39±19.68)min。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腰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 0.05)。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56%。结论 下压式扩孔技术应用于PTED,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射线暴露少和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弯针穿刺"在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确诊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96例,其中髂嵴高于L5上终板者为高髂嵴病例组31例,髂嵴低于L5上终板者为低髂嵴病例组65例,前者以"弯针穿刺"后,行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者以常规直针穿刺后行相同术式。通过采用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功能MacNab评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高髂嵴病例采用弯针穿刺、低髂嵴病例采用常规直针穿刺,除1例高髂嵴病例外,均成功抵达消融靶点,两组VAS及MacNa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结论:应用"弯针穿刺"于高髂嵴L_5S_1间盘突出症的髓核消融术中,可切实克服常规直针难以达到靶点的技术困难,并达到与低髂嵴病例组常规穿刺手术相近的临床疗效,可操作性较强,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牙槽嵴裂植骨同期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牙槽嵴裂植骨手术同时,利用自体髂嵴软骨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 11~14岁的单侧完全性唇裂伴牙槽嵴裂患者,髂骨松质行牙槽嵴裂处植骨,并将髂嵴软骨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 32例患者均Ⅰ期痊愈,患侧口鼻瘘、牙槽嵴裂、鼻翼基部凹陷、鼻小柱偏斜、鼻尖低平等畸形等均得到良好的矫正。结论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对鼻翼塌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可以与牙槽嵴裂手术同期施行,可有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18.
带肌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椎滑脱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体上,观察了腰髂肋肌的的形态,毗邻和髂嵴后半的重要附着结构及它们的血液供应,腰髂肋肌多以坚厚肌腱起于髂嵴后半,起端可见分为浅,深两部,深部有76%露于浅部外侧缘之外约1.2cm肌内,外侧缘至第12肋长度分别为12.5cm和11.5cm,该段中间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4.0cm和1.6cm,肌肉的血液供应多源性,其上,中,下部分别为肋下动脉第1腰动脉,第2、3腰动脉及第3、3  相似文献   
19.
以旋髂深动脉(Deepcircumflexl ilac artery,DCIA)和静脉(DCIV)为血管蒂的游离髂嵴瓣移植自1979年首次被介绍以来,一直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提供足够的骨量,髂嵴独特的外形与一侧下颌骨很相象,并且髂骨很适合植人骨结合式牙种植体但是,该组织瓣最大的缺点是其所携带的皮岛十分臃肿,与骨成分之间缺乏足够的移动性,并且皮岛血供不十分可靠,因此在头颈重建外科的应用受到了很大了限制。  相似文献   
20.
臀上皮神经髂嵴嵌压综合征30例报告Reportof30CasesofIliacCrestInlaySyndromeofSuperiorClunialNerves唐志宏(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臀上皮神经;髂嵴;嵌压症臀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