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8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27篇
综合类   1068篇
预防医学   39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76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究多模融合影像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雄激素治疗相关肝占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检查提示肝占位的雄激素治疗再障病人49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其他肝占位病变病人78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接受螺旋CT和MRI扫描,将CT与MRI双期图像进行融合,分析多模融合影像在再障雄激素治疗相关肝占位中的评估价值。结果:49例观察组病人经血清生物学检查、穿刺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及影像随访>6个月,最终证实观察组肝占位45例,病灶68个,对照组肝占位75例,病灶92个。观察组良性病变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融合图像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对照组融合图像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和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融合图像的病灶检出率与MRI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穿刺及随访后的最终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检查诊断再障雄激素治疗相关肝占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1.43%、87.50%和80.00%;MR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5.00%、88.00%和86.67...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筛选棕榈酰化修饰水平受雄激素诱导的蛋白,探索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外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以LNCaP细胞为研究对象,雄激素(Methyltrienolone,R1881,5 nmol/L)或DMSO(dimethyl sulfoxide)处理LNCaP细胞24 h,同时利用人工合成的炔基棕榈酸Alk-C16 (100 μmol/L)对细胞进行代谢标记,收集细胞,裂解,提取总蛋白,加入标记有叠氮化物的琼脂糖珠 (1 mmol/L), 室温反应1 h,利用叠氮化物与Alk-C16末端炔基发生点击化学反应形成的共价键将棕榈酰化修饰蛋白富集在琼脂糖珠上,进行蛋白质谱非标记定量分析(label-free quantitation, LFQ), 比较R1881处理和非处理细胞蛋白棕榈酰化修饰变化情况,筛选棕榈酰化修饰水平受雄激素诱导的蛋白.结果: 实验共鉴定出907个潜在的棕榈酰化修饰蛋白(mascot score> 2, P<0.05), 其中有430个蛋白LFQ值至少有2次不为0.在这430个蛋白中有92个蛋白R1881处理与非处理样品LFQ比值大于 1.5(P<0.05), 说明雄激素能够显著促进该蛋白棕榈酰化修饰.利用Cytoscape软件对92个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类,发现已知功能蛋白可分为代谢相关,蛋白折叠相关和翻译起始相关3类,其中,代谢相关蛋白包括脂代谢(6个),糖代谢(7个)和呼吸电子传递链(8个)3部分,另外还有少量氨基酸代谢(2个)和其他代谢相关蛋白(2个).参与呼吸电子传递链的细胞色素b-c1复合体亚基2 (cytochrome b-cl complex subunit2, UQCRC2) 雄激素R1881处理和未处理样品LFQ比值最高(>3,P<0.05),说明该蛋白棕榈酰化修饰受雄激素诱导最为明显.LFQ比值最高为UQCRC2,其次为脂代谢相关的长链特异性酰基辅酶A脱氢酶(very long-chain specific acyl-CoA dehydrogenase, ACADVL)和糖代谢相关的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 PGD), 但其LFQ比值均未超过3.结论: 代谢尤其是呼吸电子传递链相关蛋白的棕榈酰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可能将为前列腺癌的诊疗和靶向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痤疮中各种性激素异常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各种激素在痤疮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雄激素(T)、脱氢表雄酮(DHEA)、雌二醇(E2)、雌三醇(E3)的水平.结果睾酮水平高于正常的女性占10.3%,男性占8.5%,有部分男性睾酮水平低于正常占5.7%.脱氧表雄酮高于正常的女性占10.8%,男性则未见异常.睾酮及脱氢表雄酮同时高于正常的女性占2.7%,男性则未见异常.垂体激素的异常者中,女性占28.4%,男性占39.4%.结论大部分痤疮患者有或多或少的垂体激素异常及性激素水平异常,仅1/3左右患者无明显激素水平改变.激素水平的异常并不完全以雄激素水平升高为主要特点,较多患者表现为垂体激素的下降.部分患者表现为性激素的异常,女性可能与性激素代谢亢进及睾酮转化受限有关,单纯睾酮升高者10.3%.部分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激素代谢加快和途径的改变.  相似文献   
74.
雄激素对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雄激素对脑穿刺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t)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计数等方法,观察切除睾丸及补充睾丸酮后脑穿刺损伤鼠伤灶周围GFAP-IR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与比例变化。结果:切除睾丸鼠脑损伤后,伤灶周围反应性胶质比较单纯损伤鼠明显,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增粗、延长,GFAP免疫组化染色显著增强。睾丸酮治疗后,Ast反应程度虽有减弱,但未能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骨骼肌肌纤维及其运动终板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给5 d 龄的Wistar 雄性大鼠持续5 周肌内注射丙酸睾丸酮(每天40mg/kg),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pH10-4 孵育液预处理) 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分别对大鼠趾长伸肌的肌纤维和运动终板染色。结果:雄激素对幼年雄性大鼠趾长伸肌的肌纤维类型形态以及运动终板的结构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从形态上可能说明雄激素对肢体骨骼肌的收缩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高雄激素无排卵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首次对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无排卵大鼠(ASR)肝脏、卵巢和肾上腺的的胰岛素受体作了鉴定,并与正常对照大鼠进行比较。结果ASR肝脏、卵巢和肾上腺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及亲和力均与正常大鼠相似。结论ASR不存在受体水平的胰岛素拮抗。  相似文献   
77.
Kong X  Zeng L  Xia T  Wang J  Mi P  Na Y  Xue Z  Pan B  Hao J  Gu F  Guo Y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31-234,I015
目的 探讨抑那通和缓退瘤联合治疗对正常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BPH)和前列腺癌以及睾丸的作用。方法 对16例接受联合内分泌治疗至少3个月且有治疗前后病理资料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检查。对内分泌治疗后的睾丸标本与同龄未接受治疗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4例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标本2例未见残存癌灶,9例对治疗有明显的反应;3例对治疗反应差,治疗并未降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3例内分泌治疗后  相似文献   
78.
安特尔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是指男性雄激素分泌在青年期达到高峰后逐步下降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心悸、失眠、健忘、性功能减退等。安特尔的活性成分为十一酸睾酮,自1978年上市以来,在国外被用于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满意。我们通过对22例男性更年期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组胺诱导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纸片埋藏诱发的大鼠皮下肉芽肿为动物模型。从白芥子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和白芥子β-谷甾醇为药效研究对象。结果:白芥子苷(16.0,8.0mg·kg-1·d-1)和β-谷甾醇(16.0,8.0 mg·kg-1·d-1)均能明显降低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或P<0.05);白芥子苷(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滤纸片埋藏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增殖(P<0.05);β-谷甾醇(8.0,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组胺诱发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白芥子苷、β-谷甾醇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80.
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Aging Men,PADAM)属中医学“不寐”、“郁证”、“阳痿”、“心悸”等范畴。目前,学术界对其定义、发生机理等还存在许多分歧,诊断上也不尽相同。笔者参考伊斯坦布尔Bosphorus心理科使用的“男性更年期自我评定量表”及其他PADAM问卷,并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设计问卷进行症状筛选,以期对该病证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