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56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57篇
综合类   1326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74篇
  9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3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脏多发性、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6例肾脏多发性和鹿角形结石进行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66例中,一次性取尽结石61例,出院时常规照片发现在肾小盏内残留小结石5例,均小于0.5cm。漏尿1例,经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2周后治愈;肾周感染2例;均保存了患者的肾脏。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不阻断肝门行肝叶切除治疗63例良恶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和并发症与阻断肝门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示未阻断肝门组均能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与阻断肝门组无明显差别(P>0.05)。作者认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术者切肝技术熟练,大部分病例不需阻断肝门亦能顺利完成肝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验性内听动脉阻断与术后听力改变的关系及术中听觉监控的方法。方法 实验兔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桥脑角,下压小脑暴露内听道及第Ⅷ神经复合体,分辨出内听动脉,予阻断不同时间,分别行蜗神经直接复合动作电位(DCA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记录(DPOAE)。结果对照组DCAPN1波潜伏期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和30s组在压迫开始后3min,DCAPN1波潜伏期值均恢复为初始值。内耳血供阻断1min组在压迫开始后3h,DCAPN1波潜伏期值未恢复为初始值假手术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30s对DPOAE幅值无影响,内耳血供阻断1min使得DPOAE幅值下降结论兔内耳血供阻断1min可能造成兔听觉不可逆损伤。DCAP、DPOAE能有效、持续地监控内耳血供阻断,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实用的听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是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由于骶骨肿瘤发病隐匿,瘤体较大,血供丰富,易侵犯骶神经,且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这些都给手术切除肿瘤带来极大的困难,手术效果也较差,肿瘤位置水平越高越是如此。临床上术中大出血休克、死亡,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短期内肿瘤复发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而这些多是由于术中创面大量出血,术野不清晰,盲目切除肿瘤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据Medscape.com7月16日报道,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及德国的研究人员报道,角叉菜胶在体外通过干预病毒与细胞连结,可能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该产品目前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HPV抑制剂,但是只有对其进行临床试验才能知道作用有多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拟比较以两种不同方法测定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病人的气道阻断压(P0.1)与自主呼吸时常规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机械通气病人,断开呼吸机自主呼吸时以常规方法测定P0.1得到P0.1-SB:在PSV水平为5cmH20,以常规方法和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0.1分别得到P0.1-PSV5和P0.1-PSV5eeo.分析后二者与前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0.1-SB与P0.1-PSV5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PSV5ee0分别小于P0.1-SB与P0.1-PSV5,差异有显著性;P0.1-PSV5eeo与P0.1-PSV5和P0.1-SB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0.97。结论 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SV水平为5cmH2O的P0.1值与常规方法测定的PSV水平为5cmH2O以及自主呼吸时的测定值相比,其值偏小,但前者与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血管阻断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改良Pulsinelli's 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电生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脑缺血组大鼠AAR在2w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4w和2m时更加明显(P<0.01).对照组海马脑片可明显诱出LTP波形,脑缺血组各时相点均几乎诱不出LTP,条件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的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但各时相点间无明显差别.脑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颗粒减少、电子密度增高,轴突脱髓鞘,次级溶酶体形成, 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空泡、神经毡空泡等慢性缺血缺氧改变.结论海马脑片CA1区LTP检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大鼠短时记忆损害,是可靠的学习记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近年来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状况和有关问题辊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