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钩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在人体常见的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引起十二指肠与美洲钩虫病,简称钩虫病。钩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贫血。1 形态1.1 成虫虫体长约1cm,肉红色,死后乳白色,头端微向背侧弯曲,虫体前端有一圆形的角质口囊,口囊内有成对而对称的钩齿或板齿,雌虫尾部呈圆锥形,雄虫尾部膨大呈伞状,叫交合伞,交合伞内有肌  相似文献   
52.
我们对在大便常规检出钩虫卵(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的136例钩虫感染患者进行潜血试验的调查,结果阳性率为90.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钩虫是肠道寄生线虫中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据估计 2010 年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 4 亿。 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两种钩虫的虫种鉴定在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钩虫病的防治策略制定、临床用药和寄生虫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实验室对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形态学观察、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就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裸鼠经犬钩虫第三期钩蚴(AcL3)免疫后,其皮肤和肺内AcL3的形态变化及宿主的组织细胞反应,评价其作为疫苗筛选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方法取BALB/c-nu/nu 小鼠,每两周由皮下免疫接种活的AcL3 500条,共3次,并丁末次免疫后1周由皮肤攻击感染AcL3 500条.用未免疫的感染AcL3 裸鼠作对照,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取感染部位皮肤和肺脏,观察宿卡皮肤和肺内AcL3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攻击感染后6、24、72 h及7 d,皮肤内的绝人部分虫体切面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感染对照裸鼠皮肤内的相似,仪0.5%~2.2%的虫体切而示有变性、死亡,偶见有死虫肉芽肿,而肺组织内的AcL3及其周围的炎细胞反应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用活的AcL3免疫裸鼠后,仅见对攻击感染的AcL3 有弱的免疫效应,裸鼠不适宜作为钩虫疫苗筛选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5.
采用GoPubMed数据库的在线分析软件进行科技查新,对国内外1983-2012年发表的钩虫抗凝肽研究文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获得其研究文献主题、年代、地区分布、期刊、核心作者等相关信息,探索与药物研发密切相关的重组基因产物和药物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6.
抗寄生虫和抗风湿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钩虫性消化道出血,并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本文从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分析经纤维胃镜检查与粪便病原学检查诊断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钩虫感染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在广西、海南两地农村地区,对3个乡15个学校的1 031名9~12岁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填写问卷、病原学检测、体格测量以及实验室检测等。问卷涉及儿童、家长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病原学粪便检测采用Kato-Katz涂片法一送三检查三种主要土源性线虫 (钩虫、蛔虫和鞭虫) 虫卵并感染度分级为轻、中、重度感染。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并采用WHO标准计算年龄别身高(Height-for-age, HA)的Z评分值,作为评定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指标。检测血红蛋白评价儿童是否贫血。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HAZ<2)264人,占25.6%。生长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1)中重度土源性线虫感染(OR=1.927,95%CI:1.194~3.110);2)贫血(OR=3.26,95%CI:2.02~5.27),母亲的文化程度(OR=2.13,95%CI:1.39~3.25)。土源性线虫感染378例,感染率为36.7%;中、重度感染173例,感染率为16.8%。单纯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感染率为11.2%(115/1 031)、11.5%(119/1 031)和4.9%(51/1 031),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9.1%(93/1 031)。贫血(Hb<120 g/L)135人,患病率为13.1%。 【结论】 生长发育迟缓在研究地区患病率高,且土源性线虫感染,尤其是中重度感染是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淮安区肠道线虫病流行态势,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每年选择1个镇1个村,调查2岁以上常住居民1 000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1/3。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送2检查肠道线虫卵,统计人群总感染率、单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结果  2011~2015年共监测5 104人,肠道线虫感染率在0.10%~0.95%之间,平均感染率为0.61%。钩虫感染占感染虫种的58.06%,各虫种平均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P<0.05)。蛔虫、钩虫、鞭虫平均感染度分别为1 944.00、247.11和576.00,均未发现重度感染者和多重感染。感染率从2011年的0.79%下降到2015年的0.10%,下降了87.34%。各年度间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P<0.05),单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蛔=1.84,P>0.05;χ2钩=6.79,P>0.05;χ2鞭=3.85,P>0.05)。除20~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感染,50~以上年龄组占感染总数的70.97%。男性感染率为0.44%,女性感染率为0.7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除干部外,其余职业人群均有肠道线虫感染,各职业间总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P>0.05)。 结论  淮安市淮安区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且呈低流行状态,需继续做好中老农民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9.
目的调查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的现状。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对福建省13个县(市、区)39个抽样点的调查结果,采用二项分布拟合原理对重要感染虫种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共调查6219户,20195人,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9.55%、11.48%、19.73%,其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P均〈0.001)。结论福建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钩虫的感染均有家庭聚集性,建议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和驱虫,以提高和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0.
试点A组和B组人群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9.2%和28.2%,阳性人群平均EPG分别为623.5和190.4。阳性者分别以200mgMBZ+100mgABZ一天两次(A组)和一天三次(B组)治疗,阴转率分别为75.3%和97.9%,EPG分别下降92.7%和97.9%。提示疗效受剂量和感染度影响,适当增加剂量和服药次数可取得更好疗效,宿主每天排虫结果表明两组每天排虫趋势相似,服药后第三天开始排虫,第四天排虫率最高。提示每天排虫率不依赖于剂量和疗程,而整个排虫过程却是时间依赖的。钩虫在人群中的分布高度聚集、符合负二项分布,参数K值分别为0.289(A组)和0.206(B组)。以平均虫荷为感染度的年龄-感染度曲线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