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697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61篇
  8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干预对儿童全身麻醉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患儿2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7%(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儿童全身麻醉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构建基于少数类样本合成过抽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的化学治疗(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方法 共纳入西宁市4所三级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 384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收集病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 668例和验证组716例,建模组数据用来建立模型,验证组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基于SMOTE算法建立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x1)、身体质量指数(BMI)值是否正常(x2)、恶性肿瘤分期(x3)、吸烟史(x4)、合并糖尿病(x5)、合并肺部疾病(x6)均是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1),获得原始数据预警模型:Logit(P)=0.055x1+0.967x2-0.195x3+1.383x4+0.968x5+0.939x6-14.073和基于SMOTE算法的预警模型:Logit(P)=0.090x1+1.092x2-0.249x3+1.724x4+1.136x5+1.344x6-14.859。基于SMOTE算法预警模型AUC为0.949(95%CI:0.937~0.961),高于原始数据预警模型AUC 0.780(95%CI:0.734~0.846)。结论 基于SMOTE算法所构建的预警模型能更准确预警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有效解决感染与非感染患者样本数据不平衡所导致的预测误差,基于预测模型可选择相应的对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战时状态下构建医院疫情防控预警体系,筑牢医院疫情防控网。方法:构建互联网+预检流调分层审核平台、临床诊疗预警平台、员工网格化闭环管理平台、疫情综合预警数据平台等信息系统。结果:实现疫情时期重点人员多环节精准筛查及闭环管理,重点区域多部门联防联动及动态监测。结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构建医院疫情防控预警体系能够提升医院疫情精准化防控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中区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功能实行1年的运行情况,为区域内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功能的优化及学校肺结核疫情的处置提供建议.方法 对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功能产生的预警信号及前3年吴中区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年中预警系统共发出学校肺结核预警253条,删除重复后共239条,响应及时率100.0%,预警信号响应时间中位数1.86 h(P25~P75为0.41~4.97 h).初步判断疑似事件32条,现场调查后确认阳性事件29条,预警信号阳性率12.1%;29起阳性事件中本区调查处置13起,转外地处置16起.1年中,本区处置学校肺结核疫情27起,13起来自本地区预警系统,14起由外地转入.预警功能运行后,对疑似事件发现率13.4%(32/239),而前3年疑似事件发现率分别为2.0%(14/700),3.0%(22/739),2.5%(20/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5,P<0.01);对疑似事件确诊至首次进校调查处置平均时间间隔(37.92±34.05)h与前3年(78.20±52.26)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2).在改变阈值年龄组范围、单以"3~24岁"或"教师和学生"为预警条件下均未能发现所有的疑似事件.结论 苏州市吴中区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功能应用良好,预警信号响应及时,可提高疑似事件发现率,减少疑似事件确诊至首次进校调查的时间间隔,大大提高了疾控部门的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流行, 使全社会重新认识了传染病发生、流行及防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即便是当前对传染病防范的认知、应对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已有历史上最好的基础。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中, 研究和利用各类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相关因素的数据, 以期在传染病发生的早期甚至发生前识别疫情信号, 成为传染病防控研究的重要命题。病原体是传染病发生的原因, 所以以病原学为核心的实验室监测是传染病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基于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的细菌性传染病实验室监测预警系统, 其核心是识别病原、识别暴发、识别来源, 在鼠疫、霍乱、流脑等细菌性传染病的早期发现、溯源和精准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期重点号围绕实验室监测在细菌性传染病预警和防控中的作用, 从流行和暴发菌株特征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的联合应用、与常规病例监测体系的融合等方面开展研究, 体现了实验室监测在传染病风险评估和疫情调查中的作用, 同时对实验室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场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以期为推动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跨越发展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6.
张丽娟  许键炜    冯占辉  李委  周谊霞    彭爽  罗娟  张亦慷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901-1905
目的 构建脑梗死后抑郁风险预警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快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脑梗死患者142例,单因素分析相关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梗死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ROC曲线判断各独立指标与风险预警模型诊断的准确性;交叉验证法检验风险预警模型效能。结果 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3.80%。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后抑郁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RS、FSS、对支持的利用度、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手术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史、Barthel指数、FSS是脑梗死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史、Barthel指数、FSS及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99/72.9%/46.80%、0.744/64.6%/77.70%、0.829/68.8%/85.10%、0.928/72.90%/97.87%,交叉检验风险预警模型准确率为85.92%。结论 手术史、Barthel指数、FSS是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对脑梗死后抑郁预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胃粘膜内pH值测定在危重病人中的预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在危重病患者中反映组织水平氧代谢的胃粘膜内 p Hi,与反映全身氧代谢的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胃粘膜内p Hi的预警价值。方法 :用胃张力计测定危重病患者入科即刻及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并测定 p Ha ,Pa O2 / Fi O2 ,行 APACHE 评分。结果 :死亡组入科即刻 p Hi( 7.13 3± 0 .3 74)较存活组 ( 7.3 89± 0 .0 62 )显著降低 ( P<0 .0 1) ,治疗 2 4小时后胃粘膜内 p Hi死亡组( 6.911± 0 .496)较存活组 ( 7.43 4± 0 .0 5 1)降低更显著 ( P<0 .0 0 1) ;入科即刻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75 .0 %,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88.9%。结论 :作为局部组织氧合指标的 p Hi在常规的全身氧代谢指标未改变之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p Hi的降低与病死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判断肺癌病情加重与否,X线检查较为直接可靠,但非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尚有较多临床征象对判断及预示肺癌病情是否加重也有一定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1992~1996年收治的复诊肺癌病例首、末两次入院体力状况进行KPS评分,评分下降≥10分判为病情加重,随机选取其中100例病情加重者。详见表1~表2。表1 100例肺癌病理资料病理类型男(例)女(例)小计鳞 癌281442腺 癌141832小细胞癌11819肺泡细胞癌325鳞癌+腺癌202表2 100例肺癌…  相似文献   
29.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就迄今为止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若干较薄弱的方面作了评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所出现的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组织深入探讨和研究,建立预警机制。建议部分包括:数字化与中药知识产权;中药GAP农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中药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中药技术标准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中药产业国际合作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