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6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病例来自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5例,前列腺癌患者30例,应用免疫SABC法探测KGF和AR在所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研究显示KGF和AR的过度表达及相互间的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其中KGF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20100001gyrA和parE基因检测在脲原体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赵缜(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检验科),黄亚,潘惠芬…∥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9,29(1).-84~87脲原体培养与药敏分析用Mycoplasma IST检测试剂盒;在脲原体培养阳性者中选取对喹诺酮耐药标本60份,PCR扩增gyrA和parE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后与基因库中的脲原体各血清型进行比对。结果,gyrA扩增片段在血清型1、3、6、14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在血清2、4、5、7~13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100%,两组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1%,parE扩增片段在血清型1、3、6、14之间的核  相似文献   
63.
综述角质海绵和沙海绵中线型二倍半萜类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结合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探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王倩  蔡念宁 《北京中医药》2007,26(5):317-319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皮肤黑素生成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是黑素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特征性标志,其活性与黑素合成含量呈正相关.黑素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中合成,由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生成多巴和多巴醌,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合成,并通过黑素细胞的树突而运输到附近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从而形成表皮的色素.  相似文献   
65.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KGF)是在1989年由Rubin等[1]从人胎肺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离并纯化的,并发现具有促进小鼠角质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故将其定名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是具有肝素结合特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又称为FGF-7[2].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对皮肤细胞的毒性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125、0.500和2.000mmol/L)TCE处理体外分离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同时设培养基对照组和体积分数为1%的丙酮对照组,然后:(1)分别进行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试验和ATP酶活力测定来检测细胞毒性和线粒体的代谢变化;(2)采用罗丹明123染色方法,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3)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学的改变。结果TCE染毒后,细胞活力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而减小,线粒体酶活力抑制率增加,ATP酶活力减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从染毒开始到8h迅速下降2.000mmol/LTCE染毒8h后Rh123荧光强度(8.20±0.66)与对照组(18.73±0.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h以后则变化不大,12和24h Rh123荧光强度与8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膜电位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电镜下可见,TCE处理组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变性,基质减少,部分嵴消失,对照组线粒体结构完整,基质分布均匀,可见线粒体嵴。结论TCE可以导致KC线粒体功能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这些变化在TCE诱导的KC毒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氢醌(Hydroquinone,HQ)对体外培养正常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0,1,2.5,5,10和25μg/ml的氢醌处理鼠角质形成细胞,检测氢醌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氢醌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活力剂量-时间依赖性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用0,1,2.5,5,10和25 μg/ml氢醌处理4,8,12,24 h后,LDH释放率呈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同样剂量的氢醌处理角质形成细胞,12 h后可引起ROS、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最低浓度为5μg/ml),而SOD及GSH-Px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最低浓度为2.5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氢醌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对鼠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8.
崔远武  张玉莲 《新中医》2007,39(10):78-78
剥脱性角质松懈症是好发于掌趾部表浅皮肤的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其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与环境、气候、接触物和精神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手痒、麻木的异常感觉,皮损初起为先后出现一些针头大的表浅小白点,是部分表皮角质层与其下组织松懈而成,小白点逐渐扩大、破裂,形成菲薄脱屑,如细小的碎纸屑,相邻脱屑互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他扎罗汀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他扎罗汀诱导基因3(TIG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1~1.0μmol/L他扎罗汀和/或50~100 mJ/cm2 NB-UVB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24 h后,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TIG3 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0.1~1.0μmol/L他扎罗汀处理角质形成细胞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上调TIG3 mRNA的水平,且较高剂量(1 μmol/L)的他扎罗汀的作用强于较低剂量(0.1 μmol/L)的他扎罗汀;NB-UVB单独作用时,未能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上调TIG3 mRNA的水平;二者联合作用时,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TIG3 mRNA的诱导作用更强,且强于二者单独作用.结论:他扎罗汀单独处理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KC)的增殖和上调TIG3 mRNA水平,但NB-UVB单独照射无此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可协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上调TIG3 mRNA的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确定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受体(KGFR)在CaSki细胞中的表达及KGF对CaSki 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增长期的CaSki细胞,ELISA和Western blot确定KGF及KGFR在CaSki细胞中的表达;3H-TdR掺入试验测定KGF、KGF抗体对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Millicell测定KGF、KGF抗体对CaSki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①KGF、KGFR 在CaSki细胞中有表达;②人重组KGF因子对CaSki细胞的增殖、迁移有促进作用(P< 0.05);③用KGF抗体中和CaSki细胞自分泌的KGF 后,CaSki细胞的增殖、迁移减弱(P<0.05).结论 KGF和KGFR在CaSki细胞中有表达;人重组KGF及CaSki细胞自分泌KGF对CaSki细胞的增殖、迁移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