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99篇
  免费   3491篇
  国内免费   57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20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37篇
内科学   1143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7篇
综合类   9947篇
预防医学   82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905篇
  33篇
中国医学   30660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670篇
  2023年   2011篇
  2022年   1567篇
  2021年   2197篇
  2020年   1726篇
  2019年   1692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1464篇
  2016年   1503篇
  2015年   1522篇
  2014年   2444篇
  2013年   2136篇
  2012年   2720篇
  2011年   2814篇
  2010年   2494篇
  2009年   1995篇
  2008年   2354篇
  2007年   1928篇
  2006年   1651篇
  2005年   1546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276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773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529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43.
以"坐骨神经痛"为例,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2016—2017年病案首页中相关病例1126例,与"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相关章节进行辨证分型比对,发现二者不符。列举《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与"太阳经病"相关的病、证名称,说明目前病案采用的TCD诊断系统偏离针灸临床经络证治的重要特点,不能满足针灸临床实践需要。建议在TCD中加入十二经病、十二经筋病、十五络脉病、奇经八脉病病名,以利于针灸临床诊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44.
摘 要目的:探讨益心舒片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嵩县人民医院 2016 年 5 月 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 60 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 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 (30 例接受常规西医联合益心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绞痛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接受益心舒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绞痛症状,降 低硝酸甘油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50-5p、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mRNA的表达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诊断、中医证型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19例,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有关RA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判断RA的中医证型。qPCR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iR-150-5p、SOCS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指标。双荧光素酶分析方法判断两者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统计分析miR-150-5p、SOCS1 mRNA对RA疾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低于正常人群(t = -19.019,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下降趋势;患者外周血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低于正常人群(t = 5.333,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上升趋势。MiR-150-5p与SOCS1 mRNA有靶向结合关系(P < 0.05)。通过AUC曲线比较,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区分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8.1%、92.1%(AUC = 0.972,P < 0.05);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法区分RA(AUC = 0.472,P > 0.05)。RA患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3.06,RA患者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的相对风险分别为8.33、250.00(P < 0.05)。结论 miR-150-5p、SOCS1 mRNA在RA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且有靶向结合关系。miR-150-5p可能是RA的疾病诊断及中医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证型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兴化市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疫苗漏种、补种情况,提高我市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方法 按照《兴化市2015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收集2013~2015年预防接种证查验报表及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兴化市城区托幼机构及小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00%;持证率99.11%.2013~2015年补种前全程接种率分别是87.98%、88.75%、92.18%,呈逐年上升的态势,3年平均全程接种率89.70%,其中幼儿园占90.78%,小学占8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种免疫规划疫苗中,托幼机构漏种率最高的是A+C群流脑疫苗,最低的是乙肝、卡介苗;小学漏种率最高的是白破疫苗,最低的是乙肝、卡介苗.结论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和疫苗接种率,促进计划免疫工作,预防相关传染病.  相似文献   
47.
48.
郭现军 《新中医》2020,52(6):53-55
目的:观察化瘀汤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两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9.
彭波 《江西中医药》2020,51(9):57-60
目的:探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治疗2周后,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G)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显愈率(77.7%、30.0%)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更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逐瘀止血汤加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气虚血瘀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66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5例,完成6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d。观察组内服逐瘀止血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月经经量、经期和周期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宫腔镜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容受性(CP)[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指数(FI)]等,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月经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测T淋巴亚群(CD3+,CD4+,CD8+)水平;随访记录妊娠情况和流产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经量、经期、周期和月经完全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对照组(P<0.01),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血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妊娠率46.97%(31/66),高于对照组的27.69%(18/65)(χ2=5.197,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形态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64/66),高于对照组的86.15%(56/65)(χ2=4.981,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病理组织疗效总有效率为95.45%(63/66),高于对照组的84.62%(55/65)(χ2=4.304,P<0.05);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62/66),高于对照组的81.54%(55/65)(χ2=4.696,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CE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调经月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宫腔镜下内膜形态,调节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炎症反应,提高了CP,从而改善了妊娠结局,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