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85篇
  免费   2883篇
  国内免费   1726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838篇
妇产科学   538篇
基础医学   4246篇
口腔科学   233篇
临床医学   11158篇
内科学   6634篇
皮肤病学   749篇
神经病学   1011篇
特种医学   1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1913篇
综合类   22446篇
预防医学   10441篇
眼科学   280篇
药学   9582篇
  142篇
中国医学   6483篇
肿瘤学   1508篇
  2024年   355篇
  2023年   1415篇
  2022年   1266篇
  2021年   1855篇
  2020年   1856篇
  2019年   2118篇
  2018年   942篇
  2017年   1755篇
  2016年   1675篇
  2015年   1912篇
  2014年   2955篇
  2013年   2846篇
  2012年   3557篇
  2011年   3843篇
  2010年   3466篇
  2009年   3100篇
  2008年   4384篇
  2007年   3659篇
  2006年   3174篇
  2005年   3764篇
  2004年   3471篇
  2003年   3753篇
  2002年   2783篇
  2001年   2457篇
  2000年   2260篇
  1999年   1932篇
  1998年   1778篇
  1997年   1756篇
  1996年   1547篇
  1995年   1675篇
  1994年   1464篇
  1993年   1008篇
  1992年   852篇
  1991年   887篇
  1990年   808篇
  1989年   812篇
  1988年   193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35.
36.
37.
目的:评价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抽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测定比较中,可知在颈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的情况下,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且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低,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增高状态,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逐步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现下降趋势,但纤维蛋白原水平则表现为增高。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支原体感染对患儿肺外器官感染损害较大,而维生素D与损伤程度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探讨血清维生素D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肺外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0-3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出现肺外器官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6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不同损害部位之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为(41.27±5.36)ng/mL,低于对照组的(64.38±8.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5,P<0.001。患儿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8.92±4.26)、(41.12±4.36)、(42.77±5.36)、(41.55±4.58)、(42.64±5.17)和(44.18±4.58)ng/mL,其中心血管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低,泌尿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高,F=2.649,P=0.02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受损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