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13篇
  免费   2308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988篇
妇产科学   314篇
基础医学   1666篇
口腔科学   472篇
临床医学   9403篇
内科学   5376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789篇
特种医学   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623篇
综合类   13965篇
预防医学   2296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6535篇
  77篇
中国医学   3938篇
肿瘤学   764篇
  2024年   300篇
  2023年   1275篇
  2022年   1065篇
  2021年   1323篇
  2020年   1218篇
  2019年   1295篇
  2018年   577篇
  2017年   1094篇
  2016年   1151篇
  2015年   1202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988篇
  2012年   2724篇
  2011年   2878篇
  2010年   2541篇
  2009年   2586篇
  2008年   2516篇
  2007年   2435篇
  2006年   2447篇
  2005年   2406篇
  2004年   1982篇
  2003年   1793篇
  2002年   1572篇
  2001年   1421篇
  2000年   1121篇
  1999年   1030篇
  1998年   947篇
  1997年   796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304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致血清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主要为PAIgG),使循环中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的改进,我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旨在探讨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因素,血小板是惟一参与这两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细胞,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关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相继发布,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评述近年来新发表的有关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血小板由骨髓中巨核细胞分化而来,在血液中则无前期细胞,它是人们止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参与止血和凝血的许多环节。因此血小板计数是临床检验中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是检验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反映较大的问题之一。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普及,由于仪器设备原理上的限制和血小板易聚集,易破坏的特性,使血小板结果有偏差,对于血小板显著增高或者明显减少的标本必须由显微镜计数法去进行纠正。因此,显微镜计数方法尤显更为重要,现就我多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多次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方法准确性有如下因素:  相似文献   
64.
为了积极探求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CHB患者各种出血的发生,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5.
血栓的形成及中药抗栓溶栓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栓形成是由于正常的凝血机制的扰乱而促使某些血细胞和蛋白质被激活相互作用而最终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AT-Ⅲ、PC、TM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PGI2/TXA2值以及许多疾病状态是影响血栓形成的诸因素.许多中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包括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北豆根碱和钩藤碱;中药蒲黄、花椒、沙棘、大蒜的提取物;一些中药复方等.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I-65对家兔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影响。方法:用Quin2-AM荧光探针在体外测定家兔血小板(Ca^2+)i结果:CaCl21mmol.L^-1时,I-65(10,20和30μmol.L^-1)使血小板(Ca^2+)i分别由142±22mmol.L^-1和124±18nmol.L6-1减产到118±20,78±12,40±10nmol.L^-1和108±15,7  相似文献   
67.
陈少明  黄树生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10-11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0例 ITP患者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起治疗 ,强的松龙用量 1 .0 g,加入 2 50~ 50 0 ml生理盐水静滴 3~ 5d后 ,改服强的松片 1 mg/ ( kg·d) ,连用 2周 ,并与对照组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比较。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 73 .3 3 % ( 2 2 / 3 0 ) ,治疗所需天数为 3 .87± 1 .53 d,而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97% ( 2 2 / 3 1 ) ,治疗所需天数为 4.73± 2 .82 d,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 ITP患者 ,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9.
对13例体外循环病人进行了观察,发现体外循环后TXB2/6-keto-PGF1α显著增高,表明体外循环使血小板受损,而血小板受损是体外循环后失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卵巢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伴发血小板增多的临床规律。方法回顾分析9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合并血小板增多。结果血小板增多占26.5%,其中晚期(Ⅲ+Ⅳ期)占88.46%,晚期患者血小板偏高明显增多,且肿瘤切除后血小板下降。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伴发血小板增多晚期患者多见,预后差,血小板增多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