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81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 研究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hPDB-MSCs)抗炎特性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hPDB-MSCs,6-羟基多巴(6-OHDA)制备大鼠PD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与移植组,每组32只.hPDB-MSCs尾静脉移植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3d、1周、2周及4周各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接头蛋白(Ibal)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损伤侧黑质抗炎因子人白细胞介素-10 (hIL-10)、人转化生长因子-β(hTGF-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 结果 hPDB-MSCs移植后1周、2周、4周,移植组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平均旋转圈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1周、2周、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部位Ibal阳性细胞则明显减少,4周时最为显著.mRNA水平,移植组大鼠hIL-10及hTGF-β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而TNF-α表达量则逐渐降低. 结论 hPDB-MSCs尾静脉移植后能够通过抗炎机制抑制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改善PD模型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在胎盘形成过程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然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蜕膜和绒毛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蜕膜及绒毛组织的蜕膜细胞以及滋养层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均可见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组较正常妊娠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减弱,推测埃兹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胚泡植入过程中胚泡不易黏附、滋养层细胞侵袭力下降、胎盘形成不良有关,提示埃兹蛋白可能在胎盘形成及妊娠的维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3.
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约50%的RSA患者病因不明,其中由于蜕膜化受损所致的胚胎反复丢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p53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介导蜕膜化受损从而引发RSA。其中p53/p2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使细胞周期进入停滞状态,蜕膜多倍体化障碍,转而促进细胞凋亡,影响胚胎着床。而在雌二醇(E2)/p5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中,p53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植入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LIF,并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为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参与调控p53信号通路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功能异常及p53通路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p53的活性,从而影响蜕膜化及妊娠结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p53蛋白家族及其通路参与蜕膜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采用诊断超声强度经腹部辐照宫腔.取早孕蜕膜,检测其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以探讨超声波对早孕蜕膜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诊断超声强度未能影响早孕蜕膜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状态,却可使巨噬细胞数目减少,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宫腔局部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兔妊娠早、中期滋养层细胞的形成、侵润及蜕膜区变化。方法 HE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血管周变化,以细胞角蛋白7(CK7)抗体免疫组化标记滋养层细胞,观察滋养层细胞的行为。结果妊娠第7.5天出现着床点,第9天管周细胞发生蜕膜化,滋养层细胞开始向子宫间质侵润,第10.5天,管周蜕膜化细胞发生水肿,出现胎盘小叶,合胞体滋养层细胞增多,第12天,迷路下的子宫间质中滋养层细胞剧增,迷路下出现动脉血窦,蜕膜化细胞高度空泡化,第13天和14天动脉窦管腔扩大,第15天胎盘形成,胎盘下(连接区)全部被滋养层细胞侵润,第19天,滋养层细胞侵袭至子宫肌层和肌层动脉管壁。结论兔妊娠过程中,滋养层细胞以间质渗入、蜕膜细胞渗入、血管内逆行向上等多种方式并行向蜕膜区肌层血管进行侵润。  相似文献   
56.
T helper 17 (Th17) cells have both regulatory and protective roles in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e Th17 subset and the cytokine interleukin-17A (IL-17A)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tain autoimmune diseases, several types of cancer and allograft rejection. However, the role of Th17 cells at the maternal/fetal interface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17 cells are present in decidua and are increas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10 clinically normal pregnancies based on intracellular cytokine analysis. Our results suggest a potential role of Th17 cells in sustaining pregnancy in humans.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decidual stromal cells (DSCs) but not trophoblast cells recruit peripheral Th17 cells into the decidua by secreting CCL2. The recruited Th17 cells promot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human trophoblast cells by secreting IL-17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 novel role for Th17 cells in controlling the maternal-fetal relationship and placenta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分别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应用显微镜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IL-2蛋白定位于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组织的蜕膜细胞细胞质内,且病例组的I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病例组的蜕膜组织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连接消失,血管内皮有缺损;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结论: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L-2蛋白的高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8.
免疫因素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妇女中的致病作用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都是孕早期母体和胚胎最直接接触部分,在孕早期这些位置的免疫细胞数量、活性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对维持正常妊娠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肿瘤坏死因子-α(TINF-a)是其中较重要细胞因子之一.我们观察了25例育龄期RSA妇女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表达变化,并与同期正常怀孕后人工流产妇女相同检测结果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何利群  汪小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55-2956
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12月诊断输卵管妊娠流产型90例,其中86例施行手术,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83例,3例病理结果为输卵管送检组织中查见绒毛及蜕膜组织,4例经非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好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部位子宫内膜中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胚泡植入 [即妊娠第6天(pregnancy day 6,Pd6),Pd7和Pd8]时P21在整个子宫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定位观察着床部位子宫内膜中PCNA和P2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PCNA和P21的出现和消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明显滞后;补肾益气和血方能促进PCNA和P21及时有序地表达或消失,从而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方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来改善胚泡着床,其作用机制与其促进子宫内膜PCNA和P21时空有序地表达和消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