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28篇
  免费   2832篇
  国内免费   2206篇
耳鼻咽喉   328篇
儿科学   518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1504篇
口腔科学   750篇
临床医学   5033篇
内科学   3759篇
皮肤病学   853篇
神经病学   497篇
特种医学   1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2026篇
综合类   13171篇
预防医学   4865篇
眼科学   218篇
药学   10673篇
  62篇
中国医学   5901篇
肿瘤学   1238篇
  2024年   354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980篇
  2021年   1155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1189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137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1483篇
  2014年   2233篇
  2013年   2372篇
  2012年   2976篇
  2011年   3020篇
  2010年   2638篇
  2009年   2631篇
  2008年   3154篇
  2007年   2723篇
  2006年   2643篇
  2005年   2852篇
  2004年   2091篇
  2003年   1888篇
  2002年   1517篇
  2001年   1495篇
  2000年   1134篇
  1999年   934篇
  1998年   876篇
  1997年   838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842篇
  1994年   670篇
  1993年   538篇
  1992年   497篇
  1991年   488篇
  1990年   456篇
  1989年   411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目的 检测亚硒酸钠是否能够削弱或解除顺铂对植物血球凝激素(PHA)刺激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方法 用顺铂和亚硒酸钠单独或联合处理PHA刺激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顺铂(0.05,0.20,0.50mg/L)在细胞培养24h时加入,亚硒酸钠(0.05mg/L)在不同处理中分别在细胞培养开始时加入或与顺铂同时加入;培养72h后检测转化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结果0.05mg/L亚硒酸钠在培养开始时加入,PHA刺激转化的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较对照增长42.8%(P<0.05),与顺铂同时加入,有丝分裂指数增长13.7%(P>0.05)。0.05与0.20mg/L顺铂处理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未发生显性改变,当顺铂剂量为0.50mg/L时,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较对照降低54.5%(P<0.001)。亚硒酸钠预处理细胞可以解除0.50mg/L顺铂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使有丝分裂指数恢复正常,但亚硒酸钠与顺铂同时加入时,被顺铂抑制的有丝分裂指数只能部分提高。结论0.05mg/L亚硒酸钠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可直接促进细胞增殖,与顺铂联合处理细胞时,可降低顺铂毒性,拮抗顺铂的抗增殖作用。亚硒酸钠在细胞培养开始时加入培养体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2.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c,β-Gl)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胃液中β-Gl 活性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受到重视,可是临床胃液标本的pH 值范围变化很大,为此我们就胃液pH 对β-Gl 活性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3.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及其在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已就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领面部骨折由于其解剖及生理结构的特殊性,更适合应用这种可吸收内固定物进行内固定。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外研究较为广泛的几种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二吨烷的理化、生物学特性,体内代谢及其在领骨骨折与领骨正畸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就可能的并发症、主要存在的缺点以及改进办法,寻求新的高分子聚合物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分析了为确诊嗜铬细胞瘤而采用的生化测试指标的两种测定方法,其中香草基苦杏仁酸(VMA)法常作为辅助诊断使用。此法设备、方法简单易行,多被采用但其测定阴性不能排除本病,阳性率仅70%符合确诊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宜使用。儿茶酚胺(CA)法即利用高效液相(HPLC)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直接用于本病的定性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选用4周龄SD大鼠,经口染毒高硒(5.68mg/kg)、富硒(0.73mg/kg)和(或)高镉(33.3mg/kg)12周,并分别在实验的第3、6、9、12周末各处死一批大鼠,研究经口摄入高硒高镉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镉、锌、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摄入高硒高镉组大鼠体内镉蓄积明显低于单纯摄入高镉组;对单独摄入高硒、高镉所诱导的大鼠肝脏锌含量增加表现为拮抗作用;对单独摄入高硒所致大鼠肾脏锌含量降低的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对单独摄入高硒、高镉所致大鼠肾脏铜含量增加的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用SEM观察6种复合树脂充填物与酸蚀牙齿间密合度。结果表明6种复合树脂充填物与牙齿间均有微缝隙,其宽度多数在5μm内,最宽为10~15μm。1月后再观察,清晰见到从酸蚀牙本质小管曳出的树脂突,其曳出方向与缝隙形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7.
加锌对大鼠脑内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雌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加锌40d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津岛)分别测定了两组大鼠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和海马CA3区的微量元素Zn、Cu、Fe和轻金属Mg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两组大鼠的诸元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海马CA3区,两组大鼠的微量元素Zn、Cu、Fe的含量也无显著变化(P>0.05),但轻金属Mg的含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相似文献   
6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DSEO),是MDS的特殊亚型,国外已有成人方面的报道[1],国内尚未见儿童MDSEO的系统介绍。1986年元月至 2000年12月,本科共诊断儿童 MDS 77例,其中 MDSEO6例,占 7.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不经萃取分离,在阿拉伯树胶存在下,硫氰酸锌—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水相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锌的实验方法。试验了该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线性范围0.05~0.5μg/25ml,CV≤5.2%,回收范围为92~102%,与原子吸收法比较,无显著差异,可用于头发及指甲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国内外认为锌原卟啉(Zincprotorphrin简称ZPP)是诊断铅中毒的一个可靠的早期生化指标,但目前我国将此项指标列入新诊断标准尚未正式公布。我科于1990年7~10月对疗养的75例铅作业工人进行观察治疗,现将ZPP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