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48篇
  免费   2150篇
  国内免费   63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70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150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13024篇
内科学   3551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454篇
特种医学   8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049篇
综合类   18705篇
预防医学   4282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6705篇
  74篇
中国医学   15538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72篇
  2023年   1208篇
  2022年   1089篇
  2021年   1360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393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1214篇
  2016年   1379篇
  2015年   1587篇
  2014年   3490篇
  2013年   3341篇
  2012年   4230篇
  2011年   4585篇
  2010年   4315篇
  2009年   4064篇
  2008年   4235篇
  2007年   3887篇
  2006年   3286篇
  2005年   3400篇
  2004年   3106篇
  2003年   2547篇
  2002年   1972篇
  2001年   1699篇
  2000年   1366篇
  1999年   1048篇
  1998年   914篇
  1997年   821篇
  1996年   748篇
  1995年   650篇
  1994年   504篇
  1993年   324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吸毒者成瘾的机制是大量外源性阿片肽抑制体内内源性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 ,阿片受体对外源性阿片肽能很快产生耐受性 ,如果骤然终断毒品供给 ,顿时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肽都缺乏 ,吸毒者就会出现各种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 ]。传统中医认为 ,阿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同时阿片还有“提携气血”的兴奋作用 ,多服久用阿片会导致成瘾证 ,即烟毒内蕴 ,气血津液受损 ,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瘀滞 ,损阴及阳 ,毒瘀互阻 ,寒热错杂 ,虚实互见 ,诸病丛生的复杂病证[2 ] 。中医药由于其疗效佳、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戒毒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广泛 ,并且出现了汤…  相似文献   
992.
王宗仁  肖铁卉  李晶华  马静  邵中军  郑瑾  马爱玲 《中草药》2003,34(11):1035-1036
近年来 ,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细胞黏附机制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内皮细胞 ( EC) ,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以及与血管内皮基质间相互黏附、相互作用而导致炎症反应和促凝异常、血栓形成 ,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而黏附分子和黏附蛋白是介导细胞黏附的分子基础。研究发现 ,细胞间黏附分子 - 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 1 )参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心肌细胞 ,释放细胞毒过程 ,在心肌细胞坏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γ-干扰素 ( IFN-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 IGF- 1 ) ,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993.
将薄层挥发法与薄层扫描法结合起来,可以对被检成分挥发性的大小进行较为难确的判断;将薄层挥发法应用于鉴别中药复方天麻钩藤饮中的桅子甙,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参芪扶心口服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血浆利钾尿肽(KP)、左室舒缩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测定血浆K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ET)浓度,并观察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浆KP,ANP,Ang Ⅱ及ET水平显著升高,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增加、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扶心口服液高剂量组等容收缩末期心肌缩短最大速度(V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血浆KP,Ang Ⅱ及ET浓度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浆AN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下降不明显(P>0.05);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参芪扶心口服液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对+dp/dtmax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参芪扶心口服液中、低剂量组血浆ANP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参芪扶心口服液能改善心衰大鼠左室舒缩功能,降低KP,AngⅡ,ET浓度,影响ANP分泌,有一定抑制左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阳贵  杜昕  户静丽 《中成药》2003,25(8):674-675
麝香保心丸作为急救中成药应用多年 ,该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一定疗效[1,2 ] 。急性心肌梗塞动物试验表明 :麝香保心丸能调整急性心肌缺血时自主神经功能[3 ] 。本文探讨了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确诊为AMI于发病后 2 4h内入院 ,2周后存活的患者87例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者除外。其中男 5 6例 ,女 31例。平均年龄 6 1.3± 7.8岁 (39~ 72岁 )。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8例 ,其中男 39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为 6 0 .2± 8.3岁 (39~ 72岁 ) ;对照组 2 9例 …  相似文献   
996.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罗陆一 《中成药》2003,25(12):984-986
目的 :观测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析治疗组 12 0例 ,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 ,每次 2片 ,每日 3次 ,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酯脂 ,每次 2 0mg ,每日 2次。 结果 :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 ,显著改善心电图 ,缺血总面积。总的症状疗效 :治疗组为 83% ,对照组为6 1% ,(P <0 .0 5 )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为 74 % ,对照组为 4 6 % (P <0 .0 5 )。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针刺老年大鼠“足三里”、“关元”穴观测大鼠心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探讨关于针刺抗氧化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针刺后大鼠心组织内NOS、CAT、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针刺能提高心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提高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针刺老年大鼠“足三里”、“关元”穴能提高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进程,达到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调心方对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 ,Aβ)片段Aβ2 5 3 5杏仁核注射大鼠脑内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Aβ2 5 3 5多肽片段进行大鼠单侧杏仁核注射 ,以模拟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脑内Aβ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积分光密度分析检测磷酸化tau、Aβ、cyclinA、cyclinB1等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Aβ注射大鼠脑内的磷酸化tau、Aβ、cyclinA、cyclinB1等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 <0 0 5 ) ,而给予调心方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这些蛋白的水平 (P <0 0 5 )。结论 :调心方对Aβ引起的动物脑内神经元异常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心竭康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心竭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心竭康治疗心衰患者30例,Ⅰ度、Ⅱ度心衰患者单用心竭康,Ⅲ度心衰患者予心竭康合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经治疗,总有效率93.33%;患者各项心功能检查结果均有改善。结论 心竭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肺心合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硝苯吡啶(Nif)组及肺心合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14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非平衡法测定静脉血浆ET-1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RV)重和左心室及室间隔(LV S)重,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 S)。结果:肺心合剂各剂量组及Nif组大鼠的MPAP、wW、RV/LV S及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以肺心合剂高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肺心合剂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