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22篇
  免费   2217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耳鼻咽喉   338篇
儿科学   1447篇
妇产科学   269篇
基础医学   1528篇
口腔科学   328篇
临床医学   6494篇
内科学   3191篇
皮肤病学   262篇
神经病学   1710篇
特种医学   1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1369篇
综合类   15771篇
预防医学   6544篇
眼科学   388篇
药学   9843篇
  40篇
中国医学   6028篇
肿瘤学   1485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899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913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049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999篇
  2016年   1058篇
  2015年   1292篇
  2014年   2134篇
  2013年   2229篇
  2012年   2914篇
  2011年   3177篇
  2010年   3004篇
  2009年   2904篇
  2008年   3538篇
  2007年   3227篇
  2006年   3014篇
  2005年   3165篇
  2004年   2853篇
  2003年   2682篇
  2002年   2088篇
  2001年   2064篇
  2000年   1606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198篇
  1997年   1234篇
  1996年   1025篇
  1995年   934篇
  1994年   698篇
  1993年   560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437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艾灸作为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作用多样,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灸法的认识逐渐深入,其中艾烟的相关研究也硕果累累,其安全性广受关注。通过对艾烟作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艾灸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细胞色素P450(CYP)是混合功能氧化酶超家族中含有血红素的膜蛋白,可对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药物、致癌物和其他化合物及内源性底物(如类固醇、脂肪酸、前列腺素和胆红素等)进行生物转化。非结合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当脑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就会产生神经毒性。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肝内代谢,CYP是主要代谢酶之一。CYP在脑内同样存在,并且能够代谢胆红素,减轻胆红素引起的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回顾《内经》相关理论,指出痈脓病机关键在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可分期论治。总结《金匮要略》治疗痈脓的方法,认为痈脓应尽早治疗,防邪深入;并根据证情辨证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消散;排除脓毒,泄浊于外等治法。对现代临床仍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的定义,首先来自于20世纪40年代链霉素的发现。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家族被大量发现并广泛应用,一度成为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但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大,并且细菌对其不断产生耐药性,加上其他结构类别的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发现,使其一度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然而随着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率急剧上升,人们开始关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为几种重要的治疗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方案之一,并且发掘了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艾滋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潜力,使这个“老牌”抗生素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终末期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变。肝移植术后病人在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其认知功能也可明显改善。MRI可以从脑代谢、结构及功能方面更进一步揭示肝硬化病人移植术后认知及脑改变情况。综述肝移植术后认知改变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多模态MRI技术在术后脑改变中的应用,及其在揭示术后认知恢复及残存损害的神经机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穆青  刘戈力 《医学综述》2015,(6):1053-1055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需要结合临床及神经影像学共同诊断。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甚明确,高血压和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是公认的危险因素。但对于儿童来说,其本身的基础疾病可能对此症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PRES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位置有关,头颅磁共振成像是首选的检查。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诊断,如诊治不及时,部分患者将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而遗留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联合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各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婴幼儿发展量表指标和应激反应指标,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婴幼儿发展量表指标[精神运动发育商(DQ)、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和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联合组呼吸、正常肌张力、意识状态和反射功能等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调节应激反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