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0篇
临床医学   728篇
内科学   4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36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1665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26篇
  7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张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537-538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相关治疗和预后.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恢复良好8例,中、重度致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结论 对创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正>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在缺血性脑水肿神经血管单元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End.3细胞株缺血/再灌注大鼠6h、24h和48h分离的脑微血管及缺氧缺糖损伤后培养的星形碰触质细胞等的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3.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种膜蛋白,主要介导水分高效特异的跨膜转运.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达AQP1、AQP4,参与控制脑组织水分的平衡,细胞的迁移和神经元的兴奋性.AQP4调节剂可作为脑卒中、外伤、肿瘤、感染、脑积水和癫痫新的治疗策略.在此我们就水通道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作用及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序贯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A组(18例)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4 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3 d,总疗程7 d。B组(17例)以甘油果糖250 mL和20%甘露醇250 mL 6 h~8 h 1次交替静脉输注,疗程7 d。C组(14例)全部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D组(16例)全部应用甘油果糖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上述各组7 d后依病情好转程度酌情减少脱水剂用量。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体征、脑水肿、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效果各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2;χ2=4.930,P=0.026)。肾功能异常在第3天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比较C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44)。电解质变化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疗效好,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及其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间行经病理证实的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48例,全部经术前CT、MRI检查及手术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常规腰穿检查颅内压及复查头部CT。结果术后颅内压增高40例(83.3%),术后CT显示脑组织水肿较术前加重32例(66.7%)。术后出现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致神经功能障碍18例(37.5%),其中经应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的治疗观察1~2w内完全恢复12例(66.7%),4例(22.2%)出院后复查时完全恢复,2例(11.1%)出现脑梗死。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易造成神经功能缺失,术中皮质引流静脉的保留及保护能有效的减轻术后局部脑水肿的发生;术后早期应用扩容、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可有效防治术后脑水肿及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control)组和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LMH)组。每组分为对照和脑出血后6h、24h、72h,5d、7d共6个亚组,亚低温组于注血后给予4h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应用Evans-blue测定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以及应用免疫组化对血肿周围脑组织HO-1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BBB通透性以及HO-1表达的增加始于脑出血后6h均至72h达高峰。HO-1表达的变化与脑血肿周围组织水含量的变化成呈正相关(r=0.79)。LMH组的脑组织水含量、BBB通透性和HO-1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脑出血后红细胞的破坏可以导致HO-1表达上升。局部亚低温可抑制脑出血后HO-1表达,减轻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22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8)、脑缺血组(n=60)、β-七叶皂苷钠组(n=60)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n=60);每组又分为缺血后12 h、24 h、48 h、72 h、168 h亚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后2 h,β-七叶皂苷钠组和NS对照组分别经腹腔注射β-七叶皂苷钠和同体积NS,每隔24 h重复1次。在相应时间点对小鼠分别进行脑含水率(干/湿法)、脑梗死体积(TTC染色)、脑组织IL-1β及AQP4表达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与NS对照组小鼠脑含水率显著增高,脑组织IL-1β和AQP4表达显著上调(P<0.05~0.01);β-七叶皂苷钠组各时间点亚组脑含水率、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IL-1β、AQP4表达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和NS对照组(P<0.05~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抑制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IL-1β和AQP4表达上调;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998.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主办的第四届颅脑创伤专题研讨会将于2011年7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与会进行专题讲座并从征文中挑选部分论文作大会发言。会议期间将评选优秀论文、颁发优秀论文证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常发生在烧伤后早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烧伤后脑水肿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 及其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浆AVP水平的相关性。 设计和实验时间:本实验于200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试验中心设计,并于200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80只,雌雄不拘,体重250g-300g,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免疫组化试剂盒、原位杂交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公司和博士德生物公司。 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AQP4及其 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观察血浆AVP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严重烧伤后脑含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AQP4及其 mRNA在视上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海马、脉络丛、大脑皮质等部位表达上调,Western blotting、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基本一致。血浆AVP水平在烧伤后也有不同程度升高,烧伤后6h达高峰。在整个脑水肿过程中,AQP4及其mRNA的表达分别与血浆AVP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848,P<0.01;r=0.807, P<0.01)。 结论:严重烧伤后AQP4及其 mRNA表达增强,提示其在烧伤后脑水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浆AVP水平上调与AQP4及其mRNA表达规律一致,AVP可能对AQP4 及其mRNA在脑组织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咬合蛋白在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中的重要跨膜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在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和维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文章就咬合蛋白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中的分子组成、功能维持以及在缺氧时脑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中所起的作用做了综述,以便为深入研究咬合蛋白在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