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264篇
  免费   23045篇
  国内免费   15487篇
耳鼻咽喉   5173篇
儿科学   2856篇
妇产科学   4562篇
基础医学   17230篇
口腔科学   11440篇
临床医学   104630篇
内科学   30673篇
皮肤病学   1820篇
神经病学   9777篇
特种医学   20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4篇
外科学   82895篇
综合类   190301篇
预防医学   38852篇
眼科学   16954篇
药学   78625篇
  1220篇
中国医学   49881篇
肿瘤学   10533篇
  2024年   3326篇
  2023年   13136篇
  2022年   11256篇
  2021年   14836篇
  2020年   14977篇
  2019年   15438篇
  2018年   7173篇
  2017年   13651篇
  2016年   15221篇
  2015年   17640篇
  2014年   32725篇
  2013年   32695篇
  2012年   40794篇
  2011年   43882篇
  2010年   40514篇
  2009年   38757篇
  2008年   42425篇
  2007年   39092篇
  2006年   34365篇
  2005年   37796篇
  2004年   29554篇
  2003年   27437篇
  2002年   21677篇
  2001年   17871篇
  2000年   13373篇
  1999年   10890篇
  1998年   8969篇
  1997年   8012篇
  1996年   7048篇
  1995年   5795篇
  1994年   4727篇
  1993年   2895篇
  1992年   2460篇
  1991年   2117篇
  1990年   1652篇
  1989年   1751篇
  1988年   546篇
  1987年   489篇
  1986年   337篇
  1985年   221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后48小时通过空肠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术后7天完全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日少、术后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为科学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析未婚引产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避孕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未婚引产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认知度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未婚引产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避孕知识的认知度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47例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A组),67例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B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obb角及矢状位垂直距离(SVA)。将2组患者根据T_1倾斜角分别分为高T_1倾斜角(≥25°)亚组和低T_1倾斜角( 25°)亚组,对不同亚组之间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SV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SV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B组,SVA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中,高T_1倾斜角亚组和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中,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优于高T_1倾斜角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CSM合并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更佳,且有助于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在高T_1倾斜角水平下,应尽可能选择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9年6月,共165例单睑患者采用了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沿术前标记线将三点处皮肤切开,剪刀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适当去除,同时将切口与切口在皮下层打通,剪除切口与切口之间的眼轮匝肌,6-0可吸收线挂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下唇皮下组织缝合,三点切口各缝1针。再用6-0单丝尼龙线按照常规重睑线缝合方法挂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打结,三点切口各缝1针。伴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1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重睑,睁眼重睑流畅、自然,闭眼刀口痕迹不明显。2例患者出现内侧重睑线变浅,1例患者出现外侧重睑线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睑消失。5例患者双侧重睑线有轻度不对称。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4.7%(144/152)。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逼真、不易脱落、手术痕迹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6诊治的3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22例采用较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置钉时间、穿刺次数、末次随访置钉优良率与椎弓根钉松动率。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置钉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末次随访时弓根钉置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椎弓根钉松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度,节约置钉时间,减少术中椎弓根钉穿刺次数,提高置钉优良率,减少术后螺钉松动率。  相似文献   
110.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2004年,Gotfried[1]提出了股骨转子外侧壁这一概念,其认为外侧壁的完整性对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Palm等[2]发现,术中医源性损伤外侧壁是术后内固定失效需再次进行翻修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报道,术中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为21%[3]。股骨转子外侧壁具有支撑、阻挡及抗旋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