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31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919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23篇
  5篇
中国医学   551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7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3-12/2006-07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使用钛夹推送器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钳夹止血.结果: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经钛夹钳夹治疗后,均一次性止血成功,即时止血率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mo无1例再发出血.结论:金属钛夹是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率高及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钛夹对结肠大息肉电切时预防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7例(82颗大息肉)结肠大息肉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钛夹组。对照组34人,共39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2cm;钛夹组33人,42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5cm。先用钛夹钳夹息内的根部,平均每颗息肉1.4个止血夹,然后行息肉电切术。术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穿孔发生率。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息肉完全切除率为100%(39/39),钛夹组为97,6%(41/42,P〉0.05)。对照组病理检查:腺瘤型息肉占92.3%(36/39),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5%的腺瘤性息肉伴轻度非典型增生,2.8%的伴中度非典型增生和2.8%伴有癌变。钛夹组腺瘤性息肉占95.2%,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7.5%的腺瘤性息肉伴有轻度非典型增生,7.5%的伴有中度非典型增生和7.5%的伴有癌变。术后3、6、12个月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未见残留癌灶和复发征象。钛夹组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P〈005)。钛夹组无穿孔病例,对照组中1例发生小穿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钛夹钳夹结肠大息内后仍可完整地电切该息肉,包括癌变的息肉,并且比普通电切术减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3.
胃镜下合金钛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今,在胃镜下应用合金钛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7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再出血,使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灶并常规活检后,于瘤体旁放置钛夹,术前12~24 h分别行腹部卧位X线摄影及腹部CT平扫,通过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腹部X线摄影来了解钛夹的位置,以便术前确定病灶部位及范围,并与术中所见病灶位置进行比较,评判两种方法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定位准确率,并通过CT对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进行初步评判。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前行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胃癌的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100%(30/30),其定位准确率优于钛夹标记联合腹部X线摄影对胃癌的定位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利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术前准确可靠的病灶定位方法,亦可大体了解胃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86例溃疡性UGIB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于内镜下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OPP、MDA、血管升压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UGIB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气阴两虚夹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心1号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冠心1号汤剂治疗),各55例。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常规组(81.82%)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4.55%)明显更高(P<0.05)。结论:气阴两虚夹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心1号汤剂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8.
胡桃夹综合征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上易被漏诊,我们报道一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诊疗经过,总结胡桃夹综合征并发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有关胡桃夹合并慢性肾脏病情况并不少见。我们认为当胡桃夹(+)合并有持续性或者大量蛋白尿时需要重视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可能,经皮穿刺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为患者介绍疾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加强患者疼痛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强调术后随访的护理干预。结果:6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并发症,血尿、蛋白尿逐渐消失,血管外支架位置良好,左肾静脉血流通畅。结论:对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科素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4年3月经超声检查确诊的38例NCS患者,应用科素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NCS患者的蛋白尿、血尿症状、左肾静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结论科素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NC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