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68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44篇
  3篇
中国医学   25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风药者,取象春季生发之气也,兼轻巧活泼、芳香辛散、轻扬升浮、通达宣散之性,此药可调肝宣肺运脾、斡旋气机升降,辅有承转机体脏腑气机以交通各脏之功,配伍风药医脾胃之疾,每获良效。张声生教授巧用风药于脾胃之疾,配伍敛阴、补气、活血、降气之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风药之弊,其虽属佐使之品,然组方配伍之术于诊疗临床脾胃之疾常为点睛之笔,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53.
927例胃脘痛证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脘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炎症和溃疡;胃脘痛的发病机制为在病因的作用下,引起胃气郁滞、血络不畅而致痛.为有助于本病的诊治,笔者对927例胃脘痛进行了证因分析.  相似文献   
54.
张新同 《中原医刊》1999,26(12):48-49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其舌象变化迅速,可准确地反映该病的性质,舌诊在该病的诊治和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观察了200例胃脘痛患者的舌象,并与200例健康人舌象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的诊断分型均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胃脘痛诊断分型标准》进行。其中男性121例,女性89例;年龄18~80岁,平均50岁,病程8个月~30年;200例对照者均为体检健康人,男性95例,女性105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1.2 观察方法:舌象观察:按中医传统望舌方…  相似文献   
55.
对照观察了中药胃肠宁胶囊和三九胃泰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患者17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胃肠宁胶囊组)104例,显效率为75.96%,对照组(三九胃泰组)66例,显效率为36.36%,二者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胃肠宁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的疗效优于三九胃泰。通过治疗前后肝胃郁热主症及其引起的其它症状的比较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表明,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和胃降逆之功  相似文献   
56.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具有慢性和复发性临床过程的疾病,而上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1998年4月~2002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住院患者30例,并设奥美拉唑胶囊对照组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溃疡面积0.3~1.0cm,均有轻度出血(便血为主),出血量<300mL,HGB>90g/L,均为血压正常稳定的成年患者。排除继发性上消化道出血,对胃溃疡者排除胃癌。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0~64岁;病程6…  相似文献   
57.
董军梅 《光明中医》2003,18(3):56-56
近年来 ,对 42例慢性胃炎进行了治疗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情况 :42例患者中 ,男 1 3例 ,女 2 9例 ,年龄在 2 0~6 9岁 ,其中 2 0~ 45岁 3 0例。病程在 1年者 8例 ;1~ 4年者 1 8例 ;5~ 8年者 9例 ;8年以上者7例。其症状以胃脘痛为主症者占 6 0 5% ,疼痛以隐痛、胀痛为多 ;以痞满为主症者占2 5 6 % ;其它如以泄泻、呃逆等为主症者占9 8%。胃镜下痛变局限于胃窦部者占 88% ;胃粘膜以白为主者占 3 0 % ;红白相间者占 70 %。2 治疗方法本组观察对象 ,均服健胃理气汤 ,方药组成为 :人参 1 0g ,白术 1 5g,茯苓 1 5g ,甘草 1 0g…  相似文献   
58.
笔者自 1999年元月至 2 0 0 2年元月诊治胃脘痛 10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0例中男 4 5例 ,女 5 5例 ;年龄在 2 5岁以下者 2 0例 ,2 6~ 4 0岁 5 0例 ,4 1~ 5 5岁 2 0例 ,5 6岁以上者 10例 ,平均年龄为 35岁 ;病程 1周~ 10年。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4 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2例 ,十二指肠球炎 5例 ,胃溃疡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例 ,复合性溃疡 8例 ,胃下垂 5例 ,十二指肠淤积症 5例。1 .2 诊断标准 :中西辨证符合《中医症候鉴别诊断学》和中医学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金铃泻肝汤对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金铃泻肝汤内服;对照组60例用雷尼替丁口服。2组均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治愈率为4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愈率为33.3%。2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铃泻肝汤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0.
马雪花 《河北医药》2003,25(2):88-88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复杂 ,表现变化多端。笔者根据胃脘痛的发病特点、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治疗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患者均是我院门诊患者 ,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18~62岁 ,平均 40岁。主要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的疼痛为主。胃镜示胃粘膜局限或弥漫性充血、肿胀和糜烂 ,点节状出血或局限性粘膜萎缩等。多属慢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范围。2 治疗方法方药 :柴胡 15g ,枳壳 10g ,川楝子 10g ,丹参 15g ,元胡 10g ,白芍 3 0g ,甘草 10g ,砂仁 6g ,白花蛇舌草 15g ,郁金 15g ,虎杖 10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