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5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4篇
内科学   23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494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6篇
  7篇
中国医学   462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益元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以四君子汤加味研制而成的益元止泻颗粒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益元止泻颗粒对大黄煎剂所致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益元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能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论 益元止泻颗粒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脾虚泄泻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2.
脾虚X线征象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虚乃中医之病证 ,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揭示其本质是中医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 X线照射可制作脾虚证的动物模型 ;也有学者将接触射线的医务人员作为脾虚人群。但 X线应用于医学 ,最主要还是它的诊断功能。放射诊断可作中医望诊的延伸和补充 ,能为许多病证提供影像学的客观依据。我们收集了二十余年来国内的文献资料 ,对其中明言脾虚的 X线征象加以归纳、分析。1 脾虚与胸部 X线表现沈家根等 [1]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 X线胸片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分型 ,发现慢支胸片的变化规律与中医肺虚—脾虚—肾虚的病机转归基本一致。而脾虚湿痰型 X线表…  相似文献   
73.
"脾虚致消"学说对糖尿病治疗的意义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两方面综述了“脾虚致消”病机的研究进展,认为“脾虚致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分别从脾气虚,脾阴虚及脾与他脏的功能失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今后应对“脾虚致消”理论进行动物实验的系统检验。以揭示脾虚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特点。阐明健脾医消的作用机理,找出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潘赐明  任雪  韦姗姗  曹蓓苓  王维  杨艳  陈文慧  徐宏喜 《中草药》2023,54(12):3911-3920
目的 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探究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检索并获取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及靶标、焦虑肝郁化火证靶标信息,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以确定最终需要验证的靶标。利用GEO数据库转录组学验证整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同时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与焦虑肝郁化火证相关的靶标13个,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430种。整合药理学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主要通过调控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激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相似文献   
76.
介绍钟光辉教授从神论治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尿道综合征以反复尿频、尿急、尿痛为典型表现,并伴有明显的情绪焦虑,但相关检查无异常。钟光辉教授认为,心神不安、失养是情志异常之根本,膀胱气化失司是尿路症状的关键,故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应首重调神,从神论治,确立解郁宁心以安神、清热利湿以定神、补益心脾以宁神、温补脾肾以养神的辨证安神之法,配合情绪疏导等综合调理,共同达到安心神而协助膀胱气化之效。  相似文献   
77.
李勇  王慧超 《新中医》2023,55(3):82-86
目的:观察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抗体G (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灌注强度(Imix)、血流速度(Vmix)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8.
王艳娇  朱雅碧 《新中医》2023,55(6):59-63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或胀满、反酸、烧心、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LT)、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MLT、血清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  相似文献   
79.
崔云教授认为肝郁血瘀是阳痿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治疗上重视疏肝活血法的运用,并依据自身 临证经验自拟活血方,适应疾病病机,化裁用药精当,同时身心同调,取效显著。  相似文献   
80.
毕海宁  刘杰昊  高江涛 《新中医》2023,55(12):81-86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片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类抗抑郁药所 致勃起功能障碍(ED) 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 例肝郁肾虚型SSRIs 类抗抑郁药所致ED 患者,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56 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益肾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片治疗, 2 组均治疗8 周。对比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评分、勃起功能[勃起硬度评价量表(EHS) 评 分、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 评分]、心理状态[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评分]、血管内皮功能 [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功能(FMD)],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性欲下降、阴茎痿软不举、阴茎举而不坚、忧愁善感、小便 淋漓评分及PHQ-9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6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EHS 评 分、IIEF-5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EHS 评分、IIEF-5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 ET-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 水平及FMD 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NO 水平及FMD 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均未发 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疏肝益肾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片治疗肝郁肾虚型SSRIs 类抗抑郁药所致ED 效果 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勃起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