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11篇
  免费   7883篇
  国内免费   8256篇
耳鼻咽喉   525篇
儿科学   1543篇
妇产科学   573篇
基础医学   10522篇
口腔科学   1352篇
临床医学   11109篇
内科学   8614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3440篇
特种医学   3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7600篇
综合类   36303篇
预防医学   8855篇
眼科学   1134篇
药学   11866篇
  88篇
中国医学   17194篇
肿瘤学   1530篇
  2024年   880篇
  2023年   2911篇
  2022年   2263篇
  2021年   2717篇
  2020年   2682篇
  2019年   2767篇
  2018年   1541篇
  2017年   2360篇
  2016年   2853篇
  2015年   3347篇
  2014年   4888篇
  2013年   4927篇
  2012年   6794篇
  2011年   7793篇
  2010年   6940篇
  2009年   7042篇
  2008年   8950篇
  2007年   7088篇
  2006年   6322篇
  2005年   6904篇
  2004年   6447篇
  2003年   5823篇
  2002年   3791篇
  2001年   3068篇
  2000年   2614篇
  1999年   2130篇
  1998年   1769篇
  1997年   1322篇
  1996年   1225篇
  1995年   1184篇
  1994年   941篇
  1993年   690篇
  1992年   626篇
  1991年   550篇
  1990年   457篇
  1989年   481篇
  1988年   245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亚低温(33℃)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DS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即刻亚低温组,采用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检测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鼠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常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减少(P<0.01);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亚低温缺血组大鼠海马CA1区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P<0.01)。结论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很可能通过凋亡途径,亚低温对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与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旷置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3.
神农肝脂宁对高脂血症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农肝脂宁抗高血脂作用及对血清MDA和SOD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以神农肝脂宁为治疗组,脂必妥片作对照组。结果:模型组大鼠TC、TG升高,HDL-C降低,血清MDA升高、SOD降低;神农肝脂宁组降低TC、TG、MDA及升高HDL-C、SOD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神农肝脂宁可以降低血脂和自由基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亚慢性丙烯酰胺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及睾丸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灌胃给予丙烯酰胺,剂量分别为0、4、10、18mg/(kg.d),染毒9周。染毒结束后,测量大鼠后肢支撑力,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睾丸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血清和睾丸匀浆中T及E2浓度。建立睾丸Leydig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模型,丙烯酰胺体外染毒剂量分为0、0.1、0.75、4、8mmol/L,通过CCK-8法观察Leydig细胞活性。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后肢展开距离显著加宽(P<0.01)。精子存活率分别为(76.86±5.46)%、(65.43±5.16)%、(60.86±4.26)%和(46.86±2.73)%,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畸形率分别为(39.00±10.95)%、(35.43±7.54)%、(45.71±13.28)%和(56.71±17.01)%,10、18mg/(kg.d)剂量组明显上升(P<0.05)。ACP活性为(82.93±11.05)、(73.52±8.77)、(77.67±3.04)、(68.56±3.09)U/gprot,呈下降趋势;ALP活性为(0.96±0.15)、(1.07±0.22)、(1.12±0.22)、(0.74±0.10)U/gpro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的活性在18mg/(kg.d)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T浓度分别为(13.44±4.76)、(7.69±3.84)、(5.23±1.42)、(1.36±0.86)ng/ml,睾丸匀浆中T浓度分别为(4.95±1.64)、(3.01±0.76)、(2.44±0.91)、(0.85±0.49)ng/mgprot,两者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显著下降(P<0.01)。各剂量组E2水平无明显差异。丙烯酰胺染毒24h后,培养细胞A值分别为0.82±0.06、0.56±0.07、0.44±0.06、0.26±0.03和0.45±0.21,0.1、0.75、4、8mmol/L剂量组Leydig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亚慢性丙烯酰胺染毒,影响精子正常发育,引起睾丸一些生化酶活性改变;大鼠后肢运动协调性明显受到影响;丙烯酰胺对Leydig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影响其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探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培养基最适pH值。方法 分离 9.5天龄Wistar大鼠胚胎 ,分别在实验组 (即不同pH :5 .5 ,6 .0 ,6 .5 ,7.0 ,7.5 ,8.0 ,8.5 ,9.0 )和对照组 (pH为 8.2 )的培养基 (1 0 0 %大鼠即刻离心血清 )中体外旋转培养4 8小时 ,观察pH值的改变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当培养基pH为 6 .5、6 .0和 9.0时培养胚胎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 (P <0 .0 5 ) ,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增高 (P <0 .0 5 )。当培养基pH为 5 .5时 ,培养胚胎死亡率达1 0 0 %。结论 全胚胎培养培养基pH条件改变 (过低或过高 )能够影响培养胚胎的生长发育。植入后全胚胎培养培养基最适pH值为 7.5~ 8.2。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益肝灵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右肾切除,左侧肾蒂夹闭45min后再灌60min。用益肝灵预防性治疗,检测并比较肾组织及血清中MDA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益肝灵能明显押制缺血再灌所致的血及肾组织中MDA的升高和SOD的活性降低。结论益肝灵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动物痛行为反应(缩足反射)确定局部和鞘内应用川芎嗪(TMP)对ATP等P2X受体激动剂所致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0.3μmol/L)明显抑制P2X受体激动剂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大鼠足底局部应用TMP(0.1-10mmol/L)剂量依赖性地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鞘内应用TMP(50mmol/L)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MP可通过阻断P2X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兴奋传入抑制P2X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纳米粒子携带反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局部定位转染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制成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后,分成纳米粒子DNA组、纳米粒子空载体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局部定位转染,2周后观察移植静脉内膜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反义基因对内源性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基因转染后两周,内膜厚度为(20.5±4.7)μm,明显小于两个对照组(P<0.01)。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基因转染组的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纳米粒子可有效地作为基因的转移载体;纳米粒子携带反义TGF-β1可以减少内源性TGF-β1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内膜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抑制素(INH)在体条件下能否通过大鼠的血脑屏障及在垂体或下丘脑的分布。方法采用颈静脉灌流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将2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第1~3组(实验组)颈静脉注射^125 I-INH50μl,第4(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2,3组分别于注射后30,60和120min断头处死,取出垂体、下丘脑,以生理盐水洗涤,测量放射性计数,取放射性最大组的垂体与下丘脑组织行放射自显影分析。结果第1组垂体的放射性最高[(1008.00±5.78)Bq],而第2和3组分别为(723.00±4.95)和(491.00±4.90)Bq;1~3组的下丘脑放射性分别为(20.00±1.01),(22.00±0.95)与(19.00±0.73)Bq。第4组垂体与下丘脑的放射性分别为(16.00±1.40),(15.00±0.98)Bq。各实验组大鼠垂体的放射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注射后30min放射性最大(第1组),60和120min后逐渐降低;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放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自显影结果示,实验组大鼠的垂体组织上有明显的银颗粒,而对照组没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组织上均未见明显的银颗粒。结论^125I-INH能通过大鼠血脑屏障,垂体在注射后30min放射性最大,在大鼠垂体上有INH结合位点或受体,而在其下丘脑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