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01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13篇
  4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评价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左心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维吾尔族25例,汉族30例,分析维、汉族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冠脉病变、常规心脏超声测值,采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测量左心整体纵向应变(GSL)、径向应变(GSR)、圆周应变(GSC),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运动、扭转角度等。结果维族冠心病患者较汉族年龄偏大;维族患者单支病变较汉族少,多支病变多于汉族;维、汉族患者GSL、GSR及G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患者心肌应变较汉族减小;维族患者GSL的达峰时间长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患者心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扭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显示维族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较汉族更明显,STI是一种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受损程度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KRAS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疆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应用PCR及Pyrosequencing测序法检测分析KRAS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KRAS与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8%(28/100)与5%(5/100)。50例汉族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18例,BRAF基因突变2例;50例维吾尔族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10例,BRAF基因突变3例。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肝外侵犯或转移、KRAS和BRAF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P=0.035)、KRAS基因(P=0.001)为结直肠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在新疆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脉管瘤栓及KRAS基因具有主要的预后价值。积极检测KRAS基因,可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疆某高等院校373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农村维吾尔族学生197名,城市维吾尔族学生176名,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性别、生源地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维吾尔族女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维吾尔族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来自农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共计475例950眼,进行眼科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等专科检查,排除有影响屈光状态眼部疾病的9眼,余941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941眼随着眼屈光状态的分布为-13.5 ~ +8.00D,眼轴长度由长变短,前房深度由深变浅,角膜平均曲率由陡变平.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共分为7组,各组间比较中眼轴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平均曲率存在相近屈光状态间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P>0.05).等效球镜与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平均曲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4,-0.547,-0.208(P<0.01).等效球镜(D)与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与角膜平均曲率(K)的多元回归方程为D=83.229-2.150AL+2.171ACD-0.939K.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屈光要素间的变化配合决定了眼的屈光状态,为研究维吾尔族屈光状态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癫痫患儿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60例服用拉莫三嗪的癫痫患儿进行拉莫三嗪血清稳态药物浓度测定,分析其血药浓度与族别的关系。结果:在推荐剂量1~5mg/(kg·d)范围内,相同条件下,不同族别组患儿拉莫三嗪血清药物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癫痫患儿拉莫三嗪血清药物浓度与族别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环状RNA0005414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共纳入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106名以及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汉族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63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测生化指标, 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作为胰岛细胞功能评价指标。分别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者各选取匹配的5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R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环状RNA, 检测上调显著的一条环状RNA0005414表达水平, 分析环状RNA0005414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环状RNA差异表达谱;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组环状RNA000541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汉族2型糖尿病组环状RNA0005414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组环状R...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基因A-444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分布频率,并比较其与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间的分布差异,为制定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90例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LTC4S A-444C基因多态性,并与国内外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该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190例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中,LTC4S A-444C三种基因型CC、AC和A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49.0%和44.2%;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8.7%、31.3%。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LTC4S A-444C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东北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LTC4S A-444C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国内外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此研究,可以指导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个体化用药,使哮喘临床用药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30例对照者(正常组)进行WCST测验。结果研究组正确应答数(115.37±11.6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60.37±19.37)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完成分类数(1.58±1.43)、总应答数(2.66±1.52)、错误应答数(55.00±13.31)、持续性应答数(32.11±14.71)、持续性错误数(8.76±14.91)、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64.29±15.81)等项目数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不同民族成人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不同失牙期种植可用骨量,为口腔种植提供参考.方法:病例选取自2018.3.1-2020.10.30来南疆地区某医院就诊下颌第一磨牙拔牙维吾尔族患者165例(240颗缺牙)和同期在解放军第960医院就诊下颌第一磨牙拔牙汉族患者172例(256颗缺牙),所有患者在缺牙时间3个月、6个月、1年、2年行锥形束CT(CBCT)检查,在CBCT影像上确定下颌神经管位置,在矢状面上根据牙槽嵴顶形态和宽度,设定可用牙槽嵴顶,测量可用牙槽嵴顶宽度(W),下颌神经管上缘至可用牙槽嵴顶距离(H),下颌神经管至可用牙槽嵴顶1/2处牙槽嵴宽度(M).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了两个民族在4个时间点W、H、M的测量数据.同一民族同一性别左右比较,W、H在4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比较,W、H在前三个时间点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第四个时间点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之间比较,W、H在4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民族比较,相同性别患者W、H在各个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族和汉族成人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可用骨量在失牙3个月、6个月、1年、2年均能满足种植要求.山东地区汉族成人种植可用骨量少于缺牙同期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成人.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CT测量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维吾尔族志愿者120名,男性62名,女性58名;年龄18~70岁,平均(35.1±2.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处理后,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 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 FT角)和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 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汉族相关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汉族相比髌骨厚度、PT角、FT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吾尔族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为确保操作的精确性,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考虑到性别及不同族别人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