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21篇
  免费   4274篇
  国内免费   2712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185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3872篇
口腔科学   6624篇
临床医学   16648篇
内科学   6462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750篇
特种医学   45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620篇
综合类   39025篇
预防医学   5570篇
眼科学   236篇
药学   16003篇
  348篇
中国医学   10005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762篇
  2023年   2660篇
  2022年   2180篇
  2021年   3256篇
  2020年   3645篇
  2019年   3860篇
  2018年   1555篇
  2017年   3167篇
  2016年   3593篇
  2015年   4285篇
  2014年   7504篇
  2013年   7669篇
  2012年   9297篇
  2011年   9772篇
  2010年   8837篇
  2009年   8190篇
  2008年   8369篇
  2007年   7221篇
  2006年   6301篇
  2005年   6059篇
  2004年   5228篇
  2003年   4532篇
  2002年   3445篇
  2001年   2640篇
  2000年   2066篇
  1999年   1607篇
  1998年   1290篇
  1997年   1082篇
  1996年   983篇
  1995年   778篇
  1994年   540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女性冰毒成瘾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女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自愿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MOCK组(对照组) 27例和2/100Hz组(实验组) 56例,每例于月经周期的第2d上午8∶00-10∶00之间采血后,开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MOCK组的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控制在0~2 mA(起到模拟效果即可); 2/100 Hz组的治疗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为10~25 mA。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 min,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结果:(1) 2/100 Hz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5);(2) 2/100 Hz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MOCK组(P <0. 05);(3) 2/100 Hz组的焦虑评分(HAMA)和抑郁评分(HAMD)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1);(4)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睾酮的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降低冰毒成瘾者康复期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69例进行研究讨论,对所有患者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优良率为89.8%,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的比治疗前的要好,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脊柱损伤的患者,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较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2例资料,统计其临床采集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标本中分离病原菌谱的特点分布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87株,主要来自痰液(49株)、尿液(17株)、伤口分泌物(13株)等标本中,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强,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弱;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为最强,而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最弱。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多数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且对临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均由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临床对术后感染患者尽早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经皮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LD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LD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RM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3月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MQ评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 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95%(P0. 05)。结论 PLDD治疗基础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能促进疼痛、功能受限改善,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提升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5.
96.
《抗感染药学》2019,(6):1084-1086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与根管充填疗法对患者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96例(102颗),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患者(48例,50颗)和治疗组(48例,52颗);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置入牙袋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值及口腔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值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云南白药与根管充填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减轻了其疼痛,改善了口腔炎症。  相似文献   
97.
《中国药房》2019,(8):1056-1060
目的:比较岗梅根和茎的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体外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增殖活性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岗梅野生资源和扩大其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以IEC-6细胞为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岗梅根或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0、1、5、10、20、40、60、80、100μg/mL)处理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图并计算各萃取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结果:通过GC-MS分析技术从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62、46个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4个,主要为壬酸(根、茎中分别含14.18%、6.14%)、辛酸(根、茎中分别含10.59%、4.35%)、己酸(根、茎中分别含8.63%、10.86%)、丹皮酚(根、茎中分别含7.79%、6.00%)、2-甲基-3-苯基-丙醇(根、茎中分别含6.30%、0.58%)、乙酸(根、茎中分别含1.72%、33.77%)等。细胞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质量浓度较低(≤60μg/mL)时,能显著促进IEC-6细胞增殖,EC_(50)分别为16.35、20.20μg/mL;而当质量浓度较高(≥80μg/mL)时,则表现出细胞毒活性,对IEC-6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结论: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其萃取物对IEC-6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也相似;短链脂肪酸很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而丹皮酚则可能是其细胞毒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现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03至2014-03因ACS入院、急诊行PCI的421例患者,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两组,对比剂肾病组(n=46)及非对比剂肾病组(n=375)。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增幅≥0.5 mg/ml或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对比剂肾病患者为46例(10.9%)。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水平、hs-CRP较非对比剂肾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比(OR):2.522,95%可信区间(CI):1.686~3.771,P<0.001],hs-CRP水平(OR:1.304,95%CI:1.117~1.521,P<0.001),年龄(P=0.002)和血肌酐水平(P<0.001)是对比剂肾病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hs-CRP、年龄及基础肾功能对ACS患者行PCI后出现对比剂肾病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床旁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26例,在ICU床旁采用超声引导下行PDT。术前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明确气管位置、周围组织及血管情况,确定穿刺部位及深度,指导术前气管导管退管。术中实时超声引导,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超声确认气管切开套管位置,筛查排除气胸等相关并发症。观察操作时间(从皮肤穿刺到成功置入气管套管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率;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出血量、血管/甲状腺损伤、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气胸、低氧血症发生率等。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操作成功,一针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气管插管意外脱管。操作时间5~12 min,平均操作时间7.5 min。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低氧血症、血管/甲状腺损伤、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行床旁实时超声引导下行PDT,提高了手术的可视性、操作性和安全性,提高PDT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