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34篇
  2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目的 提高盐酸青藤碱(sinomenine hydrochloride,SIN-HCl)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并阐明处方药量与脂质体粒径等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规律。方法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测定SIN-HCl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与成型性为主要指标筛选薄膜分散法(TFH)、逆相蒸发法(REV)与乙醚注入法(EI)3种制备方法;考察水化液的种类、pH值、离子浓度以及pH梯度载药、磷脂-胆固醇比例、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全面设计试验考察处方药量与粒径两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代表性脂质体样品在4 ℃下的稳定性。结果 最适的制备工艺为薄膜分散法;最佳水化液为柠檬酸缓冲液(CBS);随着水化液pH值的升高,包封率增加;当水化液的pH值相同时,脂质体包封率随着水化液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pH梯度载药可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pH梯度载药脂质体的最适水化液为pH值2.5的CBS,最适大豆磷脂-胆固醇比例为6∶1,SIN-HCl与大豆磷脂的比例由1∶6增至6∶6,未经探针式超声处理的脂质体包封率略有下降;建立了药物包封率与处方药量和粒径之间的定量关系,一定粒径与处方药量的脂质体包封率大于80%;成品脂质体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pH梯度主动载药技术可以制备高包封率的SIN-HCl脂质体。  相似文献   
992.
①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凝血测定过程中,影响凝血测定结果 准确性的常见因素.②方法 对采血量合格的凝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和离心条件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③结果 抽血量在1.6mL(8∶1)和2.0mL(10∶1)时,PT、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血量在1.4mL(7∶1)和1.2mL(6∶1)时,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4h,APTT、TT测定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P<0.05),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8h、24h,PT、APTT、FIB、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15min和20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TT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凝血试验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非常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减少误差,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唐泽萍 《西部医学》2012,24(10):2000-2002
目的探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提高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输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献血者且献血前72小时内未服用过阿斯匹林类药物,外周血小板计数正常,采血顺畅,采用相同的分离方法(富含血小板血浆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观察不同规格的全血,或不同的离心条件,对收集血小板的影响。结果 400ml全血分别在转速22000rpm、2100rpm、2200rpm离心5min,血小板(单位:109/L)分别为(84.0±14.0)、(90.5±10.5)、(97.3±12.0);离心6min,血小板分别为(86.3±11.5)、(121.5±17.7)、(85.0±16.5),经统计学处理2100rpm离心6min结果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它各组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5)。全血量分别为400、300和200ml时分离出的血小板为(1.46±0.28)、(3.53±0.66)、(4.86±0.71);400、300ml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00ml与400、300ml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相同的分离法,不同的离心条件、血液规格、对收集血小板均有影响,400毫升的全血,转速为2100rpm,6min,22℃离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最高,收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协助临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 取胸腹水离心沉淀后的沉渣作瑞一吉氏染色,查找癌细胞.结果 可查到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结论 胸腹水离心沉渣作脱落细胞染色,有助于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的检测在甲胎蛋白低浓度时预警肝癌的作用。方法 114例AFP升高肝病患者的血清,采用微量离心柱法获得AFP-L3,再与原血清同时检测AFP含量,计算AFP-L3在AFP中的比例,对AFP低浓度的37例疑似肝癌患者进行跟踪6~10个月,分析AFP-L3升高者在预警肝癌中的作用。结果肝癌组、疑似肝癌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80.77%,62.16%,11.76%,P0.05);AFP低浓度(52.21~384.18 ng/ml)的37例疑似肝癌患者中,AFP-L3阳性23例,其中14例于6个月后诊断为肝癌,4例于10个月后诊断为肝癌,在18例诊断为肝癌的患者中,有3例通过影像学早期诊断为单发小肝癌;AFP-L3的百分比与AFP浓度不相关(r=0.19,P0.05)。结论 AFP-L3在AFP低浓度时对于肝癌的早期预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免离心试管法批量鉴定红细胞ABO血型方法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 批量鉴定ABO血型时,根据被检样本数,标记一次性试管,在标记好的试管中加样,使被检者红细胞分别与单克隆抗-A、抗-B试剂反应(正定型),血浆分别与A、B、O型试剂红细胞反应(反定型),免离心静置60min后肉眼观察结果,根据反应格局,正反定型相符者直接判定其ABO血型.结果 采用免离心试管法鉴定ABO血型71200例,结果正反定型相符者71172例,正反定型不符和(或)出现弱凝集者28例.正反定型不符和(或)出现弱凝集的28例各反应试管离心后,反应格局和凝集强度与离心前均一致,经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不规则抗体、红细胞ABH抗原、唾液血型物质、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结果,确定为ABO亚型15例(不包括A2和A2B),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影响ABO血型检测结果者7例,疾病引起抗原减弱者3例,低球蛋白血症引起ABO血型抗体减弱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1例,OHmA 1例.13618例需输血患者离心试管法复检ABO血型结果与免离心试管法结果均一致.结论 免离心试管法鉴定ABO血型,结果准确性与试管离心法一致,批量鉴定ABO血型时,可采用免离心试管法代替离心试管法,从而省略繁杂的离心步骤,减少技术操作环节可能出现的差错.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工艺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所得肠溶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释放度和含量测定符合要求。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动化仪器检侧尿液有形成分与镜检定量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AVE-763B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有形成分与不离心定量计数板镜检法测定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AVE-763B与不离心镜检法的符合率白细胞94.75%,红细胞89.81%;UF-1000i与不离心镜检法的符合率白细胞为89.81%,红细胞为79.32%。结论:AVE763-B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的识别优于UF-1000i,但仍存在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9.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液离心沉淀检查结核杆菌的阳性率很低,一般为8 10%,即使培养其阳性率仍低于30%。因次,寻找更为敏感的方法证实或提示结核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选择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的乳汁HBV-DNA定量标本提取方法应用于乙肝携带产妇的乳汁检测。方法:选择14例乙肝"大三阳"产妇乳汁,每份分为乳汁原标本,乳汁离心后中层,乳汁离心后下层沉淀混合液3组,分别提取HBV-DNA并检测含量,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的差异;用乳汁离心后中层对316例乙肝产妇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乳汁离心后中层清液灵敏度高于乳汁原样本,乳汁离心后中层清液重复性高于下层沉淀混合液。在316例乙肝产妇中,血清HBsAg+、HBeAg+、HBcAb+组,其乳汁HBV-DNA阳性率为77.60%;血清HBsAg+,HBeAb+,HBcAb+组其乳汁HBV-DNA阳性率为0.73%,血清HBsAg+,HBeAg+组乳汁HBV-DNA阳性率为80.00%,血清HBsAg+和HBcAb+组乳汁HBV-DNA阳性率为5.17%,其余组别乳汁HBV-DNA阳性率皆为0。结论:乙肝携带者产妇的乳汁可用于评估母乳喂养安全性。在乙肝产妇乳汁中,以其血清HBsAg+、HBeAg+、HBcAb+者和血清HBsAg+、HBeAg+者母乳喂养小儿被传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