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185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情感障碍患者碳酸锂治疗的血清尿酸、尿素水平。方法随机工作日选择情感障碍患者血锂浓度监测样本317例,在日立7020型生化仪上采用酶法测定尿酸、尿素浓度。结果住院、门诊碳酸锂治疗组男女患者尿酸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尿酸水平偏高的比率在男性分别为37.8%、26.1%,在女性分别为25.0%、33.3%;尿素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尿素水平偏低的比率在男性分别为6.8%、4.5%,在女性分别为37.5%、8.0%。结论情感障碍患者碳酸锂治疗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偏高、尿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呈现尿酸、尿素水平分离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与锂引发肾毒性损害并产生抗利尿激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2.
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脑素合并碳酸锂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5例(研究组)和氟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2w末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较研究组多(P<0.05),4、6w末无差异.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脑素联合碳酸锂治疗抑郁症与氟西汀联合碳酸锂疗效相当,但副反应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Meta分析方法对14项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文献再分析。结果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其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加权平均效应d=17.50,95%CI为14.54~20.46,效应极强(Z=11.59,P〈0.01)。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比较,加权平均效应d=0.50,95%CI为-0.57~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P〉0.05)。结论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7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有效率、症状学变化以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相似(287/491VS274/465,OR=0.99,95%CI:0.76~1.29,Z=0.10,P〉0.05),但是丙戊酸镁比碳酸锂治疗躁狂症起效快,在第一周末(WMD:-1.73,95%CI:-2.75--0.70,Z=3.30,P〈0.001)和第二周末(WMD:-0.88,95%CI:-1.46--0.30,Z=2.98,P〈0.001),丙戊酸镁比碳酸锂改善症状学明显(WMD:11.08,95%CI:-1.59--0.58,Z=4.22,P〈0.0001)。而且无论是副作用出现的频率(118/431vs162/375,OR=0.55,95%CI:0.40-0.76,Z=3.66,P〈0.001)还是严重程度(WMD:-1.33,95%CI:-1.86--0.81,Z=4.96,P〈0.001),丙戊酸镁均比碳酸锂轻。结论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相似,但丙戊酸镁起效快、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联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进行8周开放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8例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抑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安非他酮联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n=40)及对照组(单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n=38),分别在基线及1、2、4、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同时应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转躁情况,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8周末两组HAMD总分(8±3,8±4)与基线(24±7,25±8)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观察组的HAMD总分(21±7,12±5)分别低于对照组(25±8,16±6)(P<0.05)。同时观察组第2周末的有效率(30%)及治愈率(2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2.6%(P<0.05)。第4、8周末时观察组HAMD总分分别为9±4、8±3,与对照组(9±5,8±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第8周末两组有效率(90%vs89.5%)及治愈率(62.5%vs60.5%)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类似,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无病例转躁。结论:安非他酮联用碳酸锂缓释片及单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双相抑郁均安全有效,安非他酮联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双相抑郁可加快起效速度,同时并不增加转躁风险。  相似文献   
86.
涂金桃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61-162
目的观察探讨米氮平联用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2例双相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用碳酸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测定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氮平联用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碳酸锂治疗,改善抑郁症临床症状,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本院门诊躁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予以碳酸锂治疗,采用汉密顿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显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卡西平与碳酸锂对躁狂症均有显著疗效,但奥卡西平安全性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对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不同时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将肾功能正常的68例Graves病患者分为A组(^131I+碳酸锂)、B组(^131I),于^131I治疗0、14d和6个月回访,测定FT3、FT4和TSH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治疗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症状、体征及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而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功能正常时,使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减少^131I剂量,改善治疗初期甲状腺功能,减少早发甲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0.
1病例 患者,女,71岁,农民。因慢性咳嗽20年,加重10天,兴奋话多5天入内科。后请精神科会诊发现:30年前,患者曾出现过短暂的兴奋和言行紊乱,经过对症治疗很快好转停药。30年中,患者有话多,容易激惹,精力比较旺盛,食欲亢进,睡眠减少,消瘦等持续存在,但是社会功能完好,故一直未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