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53篇
预防医学   48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07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硫化氢体系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形成及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成年的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双肾一夹组(two-kidney,one-clip,2KIC组)7只、2KIC+硫氢化钠(硫氢化钠为外源性硫化氢供者)组8只、假手术组6只,其中2KIC+硫氢化钠组每天腹腔注射硫氢化钠(56μmol/kg),对照组、2KIC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相同条件饲养4周,4周后处死,检测血浆硫化氢水平,双肾硫化氢合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左心与全心重量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4周,2KIC组尾动脉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2KIC+硫氢化钠组;2KIC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左心室与全心重量比值2KIC组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肾内硫化氢合酶的活性及血浆中硫化氢的含量2KIC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2KIC+硫氢化钠组高于2KIC组。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硫化氢体系受到严重抑制,可能是肾性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外源性的给予硫化氢供者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低氧组(7只),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7只),测定3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弹力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含量。结果低氧组的mPA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氧+NaHS组;低氧组肌型动脉、部分肌型动脉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氧+NaHS组,非肌型动脉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氧+NaHS组;低氧组肺中、小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αSM-actin、弹力蛋白和TGF-β表达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氧+NaHS组;对照组、低氧+NaHS组以及低氧组肺中、小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TGF表达含量依次增高,但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硫化氢可能通过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血管肌性动脉TGF-β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之一的弹力蛋白合成,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53.
患者 ,男 ,38岁。因在石膏矿井下作业时突然闻及强烈刺激性气味 ,当时即出现流泪、眼刺痛、频繁咳嗽、咽喉痛、胸闷、头痛。约 1 0min出现昏迷 ,伴大小便失禁。昏迷持续约 2 0min后意识清醒 ,脱离现场。 2h后被送入院。体检 :T 37℃ ,P96次 /min ,R 40次 /min ,BP 1 30 /75mmHg ( 1mmHg =0 .1 33kPa)。神志清 ,精神萎糜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口唇轻度紫绀。双肺满布细小水泡音 ;心音低钝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律规整 ,心率 96次 /min。腹部及四肢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 :WBC 1…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不同刺激时间对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AS Ⅰ组(刺激20 min),TEAS Ⅱ组(刺激30 min)、TEAS Ⅲ组(刺激40 min),以雷公藤甲素灌胃法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TEAS各组刺激“足三里”穴,每日1次,连续5 d。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 10)、硫化氢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索排列紊乱,肝窦扩张,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各TEAS组肝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升高(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IL- 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TEAS Ⅰ、Ⅱ、Ⅲ组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和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呈降低趋势(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TEAS Ⅲ组与TEAS Ⅰ、Ⅱ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能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肝组织的损伤,且较长时间(40 min)刺激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外源性H2S改善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水肿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假手术,n=20)、CPR组(CPR模型对照,n=20)和H2S组(CPR复苏模型上行H2S预处理,n=20).分别在6、12、24和72 h测脑组织H2S含量、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在H2S含量和含水量差异最大时间点,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PR后脑组织H2S含量、含水量及EB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外源性H2S可以明显升高脑组织H2S含量,减少CPR后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P<0.05.且经H2S干预后,脑组织中含水量与EB含量呈强正相关,P<0.05.CPR后脑组织MMP-2和MMP-9表达明显升高,H2S干预可以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外源性H2S可以改善大鼠CPR后脑水肿,可能与H2S抑制MMP-2和MMP-9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在高脂饮食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探讨硫化氢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关系。方法10周龄、雄性纯合子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以高脂饮食喂养,在高脂饮食喂养第4、8、12、24周时处死小鼠并留取血浆和主动脉,通过化学比色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浆硫化氢水平和主动脉胱硫醚-γ-裂解酶(CSE)表达情况。一部分小鼠在高脂饮食4或12周后开始每天予以硫化氢供体药物NaHS(1mg-kg^-1,i.P.)或生理盐水。高脂饮食24周后,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技术评估小鼠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随后处死小鼠并留取主动脉,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观察小鼠头臂干动脉粥样斑块的病变情况及CX3CR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早期,即出现了CSE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随着斑块的进展,CSE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下调和CSE活性明显下降,最终导致血浆硫化氢水平的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或中晚期予以NariS均可显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但是NaHS早期干预,其抗动脉粥样化的益处显著优于中晚期干预。NariS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益处可能与其抑制斑块内CX3CR1的表达有关。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存在着内源性硫化氢代谢紊乱,予以NaHS干预可抑制斑块内CX3CR1的表达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早期NaHS干预的疗效显著优于中晚期干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H2S、NO对早产胎兔动脉导管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探索动脉导管开放与关闭的病理生理机制、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全面认识动脉导管的开放与关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孕21d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及三个处理组,处理组待孕龄23d和25d时分别腹腔注射以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前体-硝普钠,待孕龄26d时解剖孕兔取胎兔,胎兔心脏取血1mL后立即解剖胎兔取动脉导管组织,进行实验。结果随着注射硝普钠浓度的增加,胎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动脉导管组织CSEmRNA表达量均逐渐随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兔血浆中有H2S存在,早产兔动脉导管组织中存在CSEmRNA表达;给孕兔注射不同剂量硝普钠(在一定范围内)对早产兔动脉导管中H2S/CSE体系具有浓度依赖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心肌炎组(n=20)、炔丙基甘氨酸(PAG)组(n=20)、硫氢化钠(NaHS)组(n=20),后3组小鼠腹腔接种0.1 mL内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Eagle液建立VMC模型,对照组仅接种Eagle液。接种后当日,PAG、NaHS组分别腹腔注射40 mg/kg PAG、50μmol/kg NaHS,其余2组腹腔注射PBS,1次/d,连续2周。第15天称体质量(BM)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死亡率,分离血清,通过ELISA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取心脏,称心脏质量(HM),计算HM/BM,HE染色计算心肌病理积分,测定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水平。结果心肌炎组HM/BM、血清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或0.01),而心肌SOD、GSH-Px和CAT活性较对照组减少。与心肌炎组比较,PAG组HM/BM、血清cTnI水平、心肌病理积分、心肌MDA活性、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TNF-α含量增加,心肌SOD、GSH-Px和CAT活性则减少(P0.05),但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心肌炎组相比,NaHS组死亡率、HM/BM、血清cTnI水平、心肌病理积分、心肌MDA活性、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P0.05),而SOD、GSH-Px、CAT活性则升高(P0.05)。结论 H2S对VMC小鼠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9.
硫化氢(H2S)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H2S的报道研究很多,大部分集中在H2S与心血管系统的体内平衡的相关研究。然而,有关于H2S与生物脂代谢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从H2S的理化性质开始,介绍H2S在机体中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在机体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H2S为基础的药物将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0.
魏亚新  矫立杰  李鸿珠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18-20,149, 149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是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之后被发现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生理浓度下的H2S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反应且H2S的代谢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自噬是一种复杂的胞内过程,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机制,过高或过低的自噬水平均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多项研究表明,H2S可以调节细胞自噬,进而影响疾病的进展,本文着重总结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