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81.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郑冰,邱信芳一、真核生物基因组概述真核细胞有二大类──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如酵母菌和藻类,以及处在有序组织中的细胞。这里涉及的主要是第二类,即具有组织形式的高等生物体的真核细胞在遗传结构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真核生物的...  相似文献   
82.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聚合酶δ(DNA polymerase δ,polδ)是真核生物DNA聚合酶B家族的成员,由四个分子量分别为125kD、68kD、50kD和12kD的亚基组成,其中125kD和50kD的亚基构成了polδ酶的核心部分。polδ在真核生物DNA复制、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发生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纤毛与肾囊肿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毛是一类古老的细胞器,早在1898年生物学家就在单细胞真核生物中观察到纤毛(鞭毛)结构,其后在多细胞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纤毛结构广泛存在。纤毛和鞭毛是一组结构上高度保守并由微管蛋白为主构成的细胞器,两者名称在真核生物中常互相替代.差异仅体现在发挥功能的方式:鞭毛是通过对称性地波动,而纤毛则是通过非对称性地摆动——根部弯曲来实现。纤毛按其结构功能可分为运动纤毛和初级纤毛。运动纤毛由9+2轴丝结构组成,分布于呼吸道上皮,脑室室管膜上皮,输卵管上皮及精子等,主要功能参与推动液体流动,  相似文献   
84.
端粒可形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端粒的主要功能是稳定染色体末端以预防染色体的不稳定性(CIS)和DNA损伤反应的活化。由于DNA多聚酶末端复制的问题造成的端粒短化限制了人类50—70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完整的端粒酶可通过端粒重复片段的从头合成来防止形成端粒短化。然而。人类在大多数体细胞组织中(包括肝脏)新生儿后的端粒酶的表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5.
人民日报报道,2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该所科学家主持完成的题为“埃迪卡拉纪早期具形态分异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的科研论文,该研究为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86.
<正>转录因子是类蛋白质,它能够与DNA在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区域相结合,起到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转录因子能够被其他的蛋白分子激活或失活,经常是作为信号转导的最终步骤。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大多对转录进行正向调控,而仅有少数的转录因子是对转录过程起到负向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87.
赵珺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271-272
研究表明细胞周期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d kinase,CDKs)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d kinase inhibitors,CDKIs)共同调节下运行的。真核生物细胞周期失控是细胞增殖过度及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d kinase,CDKs),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装置,  相似文献   
88.
串联重复序列及其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联重复序列广泛的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早在1960年后期人们就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得到了大量的串联重复DNA序列,但直到最近20年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串联重复分为以下三种:卫星DNA(核心序列长度在几百个bp之间)、小卫星DNA(核心序列长度在10~100bp之间)、微卫星DNA(核心序列长度<10bp)。很多地方又把小卫星DNA称作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将微卫星DNA称作短串联重复  相似文献   
89.
DNA甲基化的分析与状态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070-1073
DNA甲基化是指由甲基转移酶介导,以S-腺苷-L-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在胞嘧啶5位碳原子上加入一甲基基团,使之变成5-甲基胞嘧啶的化学反应。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复制后调节方式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发育调节、基因组印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某些肿瘤和遗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pG甲基化作用已成为阐明正常和病理基因表达现象的重要机制,因而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在此,本文按DNA甲基化检测的目的对DNA甲基化分析检测的技术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0只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及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各干预组分别在激发前30 min给予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或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雾化吸入,对照组和哮喘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HIF-1α、VEGF水平;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磷酸化的m TOR及4EBP1(p-m TOR及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管及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分泌物增多;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哮喘组相比,各干预组气道炎症浸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及两干预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小鼠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P0.05),而对照组及两干预组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发生时p-m TOR、p-4EBP1、HIF-1α、VEGF可能协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雷帕霉素能阻断这一过程,可能作为治疗哮喘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