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发一种可供机体埋植的长效的氟尿嘧啶载药纤维支架.方法 有机相分离法制备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直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鉴定药物载体结合状态并测定纤维中PLLA的结晶度,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纤维的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结果 制备出微米级的载药纤维,载药量与载药效率均较高;药物与聚乳酸属于简单物理混合;相对应两种结构模式载药纤维呈现两种释放模式.结论 b型结构纤维适合于开发成长效的在位埋植载药纤维支架.  相似文献   
42.
采用两步一锅法,在聚砜(PSF)主链上键联了末端基为磺酸根基团的侧链,获得了疏水主链与磺酸根基团“微相分离”结构的磺化改性PSF。以氯乙基异氰酸酯(CEIC)为亲电试剂,使PSF主链上的苯环发生付-克烷基化反应,制得侧链含有活性基团—NCO的中间产物聚合物PSF-eic;通过活性基团—NCO与对羟基苯磺酸钠(HBSAS)生成氨基甲酸酯的较快速的反应,获得了侧链末端为磺酸根基团的磺化改性聚砜PSF-sas。 采用FT-IR、1H-NMR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目标产物聚合物PSF-sa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SF-sas为膜材,采用流延法制备了PSF阳离子交换膜,测定了交换膜的基本性能,包括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及质子传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CEIC与PSF主链上苯环之间的付-克烷基化反应可顺利进行,生成中间聚合物产物PSF-eic;以强极性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反应24 h,PSF-eic分子链中乙基异氰酸酯(eic)的键合量可达2.43 mmol/g。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步反应,可得到磺酸根基团含量为2.23 mmol/g的目标产物PSF-sas,所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具有高的离子交换容量,适当的吸水率与高的质子传导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生姜超临界CO_2萃取物(SFE)中具有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选择并优化了液相条件,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生姜SFE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姜酚(I)、[10]-姜酚(Ⅱ)、[6]-姜烯酚(Ⅲ)、[8]-姜酚(Ⅳ)、雪松烯(Ⅴ)、三十烷酸(Ⅵ)、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Ⅶ)和β-谷甾醇(Ⅷ)。结论:化合物I~Ⅷ为首次从生姜SFE提取物中分得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TEM)法,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不同组成,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形态结构的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并由TEM照片直接测量具有栓状,层状和有规双连续双金钢石(OBDD)结构的PS-PI二嵌共聚物的微区尺寸,讨论了其与分子量的关系。实验证明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有规结构的微区尺寸大小与分子量呈2/3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46.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支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杨志焕  周跃  潘君  Maquet V 《西部医学》2005,17(5):421-423
目的用聚乳酸(PLA)构建一种含有甲状腺激素(T3),并具有纵行排列管经三维立体结构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观察支架中T3,溶出度的变化及其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方法按每毫克消旋聚乳酸(PDLLA)中含35ngT3的比例将T3混合在PDLLA中,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三维立体支架,支架内表面涂附纤维粘连蛋白,做扫描电镜观察。同时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T3溶出度。将材料埋入大鼠体内,分别在1—7天,2、4、8周10个时象点检测大鼠血清T3的浓度,并比较该材料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结果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管状纵行排列的立体结构,孔径60—100pm之间。材料每天释放0.96—1.80ngT3,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T3浓度均在0.87—1.03ng/ml范围。结论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PLA三维立体支架有良好的立体构型,类似周围神经结构。材料的T3能平稳地释放,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血清T3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对大鼠血清T3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利用低分子量环氧树脂(DGEBA)在固化后和与之共混的聚氯乙烯(PVC)之间产生的相分离,用丁酮抽提其中的PVC组分,制备了环氧树脂基多孔增透膜。测试结果表明,当mDOEBA/mPVC=30/70、膜厚为110nm时,增透膜的透过率最高,达96%以上。薄膜在水或甲苯中煮沸不发生收缩、脱落,表现良好的粘附力和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48.
背景: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壳聚糖含有自由氨基,可与明胶配位而交联,其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天然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目的: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实验室。材料:原料:壳聚糖(由湛江产海水养殖虾虾壳自制)脱乙酰度97.55%,=1.85×106;明胶,CP级,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冰乙酸;NaOH;甲醛;甘油,均为CP级。设备:XL30-EDAX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Philips生产);336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方法:①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将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2,0.4,0.5,0.6,0.8溶液混合明胶溶液,经交联后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再加入少量甘油,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将样品按常规方法镀金,在扫描电镜上观察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观察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包括敷料保湿性、吸湿性、抗张强度及透气率)的影响。②以质量浓度18,20,22,25,24,26,28g/L壳聚糖-明胶制备敷料,观察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③以体积分数为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的甲醛为交联剂,观察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的观察结果。②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的影响。③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④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结果:①用此方法制备的壳聚糖-明胶海绵状敷料,从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为多孔结构;从截面看,孔是蜂窝结构或多孔片层堆积而成的三维立体片层结构。②当壳聚糖含量较大时,其截面接近蜂窝状,随着壳聚糖含量减少,明胶含量增大,截面趋向于平行的片层结构;相对应样品的含水率、保液量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抗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变小。综合各项性能参数,制备液中壳聚糖比例应选择质量分数0.5为宜。③壳聚糖-明胶总浓度越小,水含量越大,表面越易形成较大的自身晶片,制成的材料的孔隙率加大,吸水性和保液性增大,但材料表面形成较大的裂痕,抗撕裂强度较小。制备液浓度增大,混合液黏度加大,黏度过大,不利于混合均匀,制成的材料表面不够平整,而且材料孔隙率较小,吸水性和保液性相对减小,材料较硬。总质量浓度应以22~25g/L为宜。④交联剂用量过低时,生成的交联点太少,强度过低;交联剂用量过多,生成的交联点太多,网状空间减少,使含水率和保水值降低,而且过量的交联剂会使海绵状材料脆性增大,表现为撕裂强度减小。可甲醛体积分数为0.01时,撕裂强度有最大值,所以,其用量以体积分数0.01左右为宜。结论: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5/明胶质量分数0.5/总质量浓度22~25g/L/壳聚糖-明胶混合粉末量1∶交联剂用量体积分数为0.01。  相似文献   
49.
超声结合双水相体系提取红花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取红花红色素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超声波与双水相体系相结合对红花红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结果 利用超声与双水相体系结合对红花红色素进行提取分离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 ℃,料液比为1∶20,体积分数70%丙酮超声30 min两次;硫酸铵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红花红色素提取率为0.36%。结论 超声与双水相体系结合红花红色素提取分离的方法简便,易操作。  相似文献   
50.
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聚醚多元醇对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在环氧固化过程中分相析出,呈现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在环氧酸酐体系中,大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增韧效果不如小分子量的;而由环氧乙烷封端的聚醚多元醇,由于含有与环氧树脂相容的聚环氧乙烷(PEO)链段,分散相与环氧母体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界面作用,也体现出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