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64篇
  免费   918篇
  国内免费   960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668篇
基础医学   791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4121篇
内科学   645篇
皮肤病学   731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9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753篇
综合类   9062篇
预防医学   2074篇
眼科学   494篇
药学   4153篇
  64篇
中国医学   2058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783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852篇
  2016年   820篇
  2015年   945篇
  2014年   1712篇
  2013年   1649篇
  2012年   1905篇
  2011年   2043篇
  2010年   1663篇
  2009年   1614篇
  2008年   1761篇
  2007年   1584篇
  2006年   1419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1262篇
  2003年   1110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几年间我科共收治食管腐蚀性瘢痕狭窄病人3例,因种种原因不愿手术治疗,我们均采用气囊导管在X线荧光屏监视定位后行分段多次有效的控制性扩张,从而达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2.
丹芎瘢痕涂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通过769例病人应用丹芎瘢痕涂膜防治瘢痕增生的治疗效果,为烧烫伤后瘢痕增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我们根据中医、中药活血化淤原理,经多年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丹芎瘢痕涂膜,由丹参、川芎等复方组成.药物使用,将丹芎瘢痕涂膜直接均匀涂于瘢痕表面上,形成药膜,次日揭去药膜,重新涂药,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结果:(1)创面愈合后瘢痕刚开始增生者,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共415例,显效77例,有效323例,总有效率96.39%;疤痕止痒软化膏同体对照组51例,显效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39.2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创面愈合后瘢痕已增生者,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354例,显效88例,有效257例,总有效率97.46%;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63例,显效4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60.3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与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769例,显效165例,有效580例,总有效率96.88%;疤痕止痒软化膏对照组114例,显效4例,有效54例,总有效率50.8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4)60例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组与同体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8.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经769例病人临床应用丹芎瘢痕涂膜,并与已知疤痕止痒软化膏比较,丹芎瘢痕涂膜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疤痕止痒软化膏,丹芎瘢痕涂膜是一种安全、有效、新的创面瘢痕外用药.  相似文献   
103.
104.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引发。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放射、手术等多种方法,但疗效报道不一。笔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剥离肌腱与鞘管之间,肌腱与肌腱之间的粘连,暂时植入橡胶膜。利用机体自身修复损伤的特性,使局部损伤的鞘管形成纤维管道,两端与鞘管相连续;原粘连的疤痕面,变为不易粘连的光滑面,从而保障了肌腱的正常的滑动功能。共治疗53例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9月对82例98处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根据刘文阁法判断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治愈69处,无效3处,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治愈16处,无效10处。结论瘢痕疙瘩需采取综合治疗,尤以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7.
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其治疗结果常不满意,主要是术后粘连问题。2000年3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5例(95条)屈指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8.
我院1998年~2003年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28例保守治疗好转、治愈。7例手术治疗痊愈。粘连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除因肠麻痹以及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等机械性因素造成外,多因手术创伤重、炎症严重或既往有手术史,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连所致。炎症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其特殊性,炎症控制后,肠梗阻的症状随之解除。对于麻痹性肠梗阻、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可行保守治疗,机械性肠梗阻,腹痛明显伴且高调肠鸣音,有气过水声,腹部X线摄片肠胀气局限,并有液气平面,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9.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 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异常瘢痕增生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为了解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2002年9月,我们对高校新生进行瘢痕发生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