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306篇
药学   156篇
  1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金庆花 《吉林医学》2012,33(12):255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痢疾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并分析其疗效。结果: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配合白头翁汤加味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7.92%,痊愈率为66.67%。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配合白头翁汤加味结合治疗具有协同租用,疗效明显高于抗生素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SARIMA模型分析预测广东省痢疾发病数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监控及早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6月广东省痢疾月发病例数数据资料建立SARIMA模型,并以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发病例数验证模型。结果:通过对参数估计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以及白噪声检验,建立模型SARIMA(1,1,0)(0,1,1)12,其预测值与实际值变动趋势相同,平均相对误差为6.78%。结论:SARIMA(1,1,0)(0,1,1)12模型可用于模拟广东省痢疾发病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53.
2015年1月(2015年1月1日零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7479例,死亡1271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3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90297例,死亡126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加用磷霉素钠治疗志贺菌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志贺菌痢疾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氟哌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霉素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3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细菌清除率,症状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细菌控制率为88.254%,对照组的细菌控制率为35.29%,治疗组的细菌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症状控制率为100%,对照组的症状控制率为58.82%,治疗组的症状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霉素联合氟哌酸可有效清除志贺菌痢疾中的病原菌,明显控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特征变化,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历史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20世纪50~70年代为广西痢疾高流行期,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痢疾高流行地区逐步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转移和蔓延;每年3~9月为广西痢疾流行高峰期,但随着发病率下降,季节流行特征逐渐减弱;儿童、农民和学生人群报告痢疾病例较多,0~4岁组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已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已经不明显,但儿童、农民和学生等职业人群和低年龄人群仍然是痢疾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痢疾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新安医家王勋所著《慈航集》一书中痢疾相关理论思想,以期更全面地认识痢疾,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研读《慈航集》全书,并结合相关中医经典理论,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组方遣药以及妇人、小儿痢疾等方面,对王氏有关痢疾治疗思想作出研讨。[结果]王氏临证诊治,善辨寒热虚实;不拘古人,顺四时之气,创制春、夏、秋、冬四季治痢之方:畅肝清痢汤、解暑清痢汤、清金止痢汤、固阴清痢汤;对妇人妊娠、产后及小儿痘疹后病痢的诊治规律亦进行了总结,认为孕妇患痢,调治最难,当务之急就是固胎,胎定方能清痢,而痢疾务必速清,不可迟缓,缓者痢热存中,胎气不安;认为小儿多稚阴稚阳,小儿痘后,痘疹热毒未清,同时多伤脾胃,所以必须辨明伤脾胃之痢,治宜补脾清痢,理法方药完备。[结论]王勋《慈航集》内容丰富,其对痢疾一症的辨治颇有心得体会,时值今日,其论治思想对临床痢疾治疗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内科》2014,(5):621-621
<正>2014年8月(2014年8月1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63 589例,死亡1 280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霍乱发病7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4 895例,死亡1249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58.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开展现场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分析流行特征.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剩余食物、环境及水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预测毒力基因谱及耐药基因谱.结果 2017年8-9月报告的3起疫情共发病282例,以发热、腹泻为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症状不明显,均为学生群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肛拭宋内志贺菌检出率为62.22% (56/90),肛拭ipaH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0% (46/66),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2.31% (8/65);PFGE,全基因组MLST,SNP分析表明,3起疫情代表菌株不同源.毒力基因预测共有1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有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基因.结论 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之间无直接关联,病原菌毒力基因谱与国内常见宋内志贺菌特征一致,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索《局方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中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方法] 研读《发挥》,参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素问玄机原病式》《脾胃论》等,梳理朱丹溪对《局方》观点的评议和对诸家学术的传承,并概括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结果]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主要有:论辨治,脾病证候未必皆寒,故施治当明辨证候,忌率用温补;论方药,平胃散以微汗之法,治上焦之湿,不能补气,不宜常服;论疾病,泄泻与痢疾有别,二病病机热多寒少,实者宜予承气汤下之,寒者宜予姜、附辈温之;论饮食,辛甘美味,性非中和,多服贻害,损伤脾胃。 [结论]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特色鲜明,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是研究丹溪学术,指导脾胃病治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0.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也可侵人肝、肺等组织,形成溃疡或脓肿,临床上常用直接涂片法检查,阳性率较低,而教科书上介绍的培养方法又相当繁复,为此摸索一种血块培养液进行培养,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血块培养液的制备:将血块109与蒸馏水100m混和,将血块捣碎,置冰箱过夜。次日取出煮沸60分钟,冷却放过滤,补足其水份。加入NaCl0.5g葡萄糖0.2g,溶解后校正pH至7.4,分装试管,每管2ml。高压灭菌后每ml加入青霉素500单位及链霉素1000单位,保存冰箱待用。临用前每管加入已灭菌米粉10mg,灭菌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