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306篇
药学   156篇
  1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22.
例1女,7天。因皮肤黄染3天伴不吃少哭2天,于1994年9月10日八院。出生后4天起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伴不吃不哭。近2天大便黄绿色牯冻样,7~8次/天。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紫绀窒息史,出生体重3000克。出生3天始喂糖水,未授奶。  相似文献   
23.
呋喃唑酮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细菌性痢疾闵秀全宜昌医专附属医院儿科湖北省宜昌市443001SubjectheadingsFurazolidone/administration&dosageDysentery,bacilary/drugtherapy主题...  相似文献   
24.
2006年10月14日,重庆南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该市鸣玉镇中学发生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细菌性痢疾爆发。为了解此次疫情的爆发原因,笔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运用燮理汤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慢性阿米巴痢疾发作期患者37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4.9%。  相似文献   
26.
27.
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国辉  高凤月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12-1613
目的了解儿童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98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判断参照2002年版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结果9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77株,宋内志贺菌21株。志贺菌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唑酮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耐药率高。结论福氏志贺菌是儿童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治疗志贺菌感染首选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28.
小儿泄泻、痢疾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婴幼儿时期是发病率极高的二种疾病,临床治疗不力,往往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儿科采用多种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配合内服药物,综合治疗泻痢,治法独特,疗效较好。现不揣浅陋,简介如下。 一、脐疗法:即在患儿脐部(神阙穴)施以拔罐疗法,然后以自制的“暖脐散”加以罨包。 适应证:小儿寒湿型、脾虚伤食型泄泻,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以FSM-2117和FS-5416痢疾菌苗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4次,菌量依次为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对照组给予PBS,间隔2 wk。4次免疫后7、30和90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结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4次免疫后7 d,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和Peyer’s结(PP)淋巴细胞中,CD3 T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D4 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 细胞显著增加;而FS 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4次免疫后30 d,NALT、NP和脾淋巴细胞仍出现上述变化;而90 d,仅NALT和NP淋巴细胞出现上述同样变化。结论:两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且持续时间较长,但该免疫应答的减弱是从距免疫部位较远的部位而开始的。  相似文献   
30.
1998年8~9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1~12岁腹泻病患儿980例,其中重症腹泻病50例,兹作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岁20例,≥5岁30例.发病时间<1天28例,≥1天22例.感染性腹泻35例(霍乱6例,菌痢10例),其中≥5岁25例;非感染性腹泻15例,其中<5岁10例.中度脱水伴轻度中毒症状者30例;重度脱水伴明显中毒症状者20例.每天腹泻 10次以上20例,10次以下30例.腹泻黄色稀水便31例,脓血便11例(其中20例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米泔样便伴呕吐类似米泔样胃内容物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