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70篇
临床医学   514篇
内科学   56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1462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829篇
  9篇
中国医学   279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Gz暴露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与学习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正加速度( Gz)暴露后,缺血恢复期大鼠学习能力和海马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6Gz/3min组和 10Gz/3min组,观察不同G值 Gz作用后,0d、2d、4d和6d大鼠(每组8只)学习能力的变化,及 Gz暴露后0d、2d和4d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每时间点每组8只)。结果Y型迷宫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 6Gz/3min组正确反应次数和反应时在0d无显著性改变,在暴露后2d、4d和6d时正确反应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1); 10Gz/3min组在暴露后各时间点的正确反应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1);与 6Gz/3min组比较, 10Gz/3min组的正确数仅在0d时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显著延长(P<0.05),余无显著差异。放射免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 6Gz/3min组在暴露后0d,2d海马SS显著降低(P<0.05或P<0.01); 10Gz/3min组在暴露后0d,2d时间点海马SS显著降低(P<0.01)。结论 Gz暴露导致大鼠学习能力受损,海马生长抑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92.
封吉化  尚虎虎  黄熙  任平  杨艳 《武警医学》2005,16(5):336-339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在脾虚证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脾虚证的本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采用利血平[0.3 mg/(kg.d)]股四头肌注射,作用于大鼠7 d和14 d分别造成脾虚早期和脾虚期模型,用四君子汤做反证,六味地黄汤作阳性对照.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不同脾虚造模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浆,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和胃动素(MOT)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早期(7 d):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升高(P<0.01或P<0.05),外周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CCK和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升高(P<0.01或P<0.05);脾虚期(14 d):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下降,外周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下降;CCK在下丘脑及胃窦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在血浆和肠道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大鼠体内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六味地黄汤组胃肠激素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脾虚证存在多种胃肠激素的异常,且随不同脾虚时期发展呈动态变化,四君子汤对此有纠正作用,而六味地黄汤无此功效.  相似文献   
993.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而被其它细胞吞噬。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机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凋亡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一条有效的治疗肿瘤的途径,并有可能改善肿瘤病人的预后,而且凋亡细胞不引起炎症反应。本文着重于中西药物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2001年后的最新报道。  相似文献   
994.
995.
放射性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depreotide等与生长抑素受体作用时间长、亲和力高,并可被放射性核素标记,用于肿瘤的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治疗。淋巴瘤细胞表达该受体,因此可利用生长抑素受体对其进行显像和治疗。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放射性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的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可对淋巴瘤进行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的评价,也可作为常规影像学显像、67Ga和PET显像诊断、评价淋巴瘤的一种有力补充。而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应当慎重,如何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而又将其副作用减小到最低程度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生长抑素受体及其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长抑素(S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负性激素,在其多种作用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尤为重要。SS是通过生长抑素受体(SSTR)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SSTR各亚型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和SS类似物亲和性不同。采用与各亚型高亲和性的SS类似物可起到诊断与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索壮医药线点灸以实验性脾虚大鼠下丘脑、胃、小肠、血浆(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120只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空线点灸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自然恢复组。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肠轴上述四个部位的生长抑素水平。结果:脾虚大鼠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而下丘脑生长抑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含量回降,而下丘脑组织内生长抑素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水平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后不多见但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 ,病人痛苦大 ,经济负担重 ,治疗棘手 ,预后较差 ,一个不能自愈而需手术治疗的肠瘘病人常需住院 3个月以上 ,缩短等待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成功率成为关键。我院于 1998年开始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肠外瘘 4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例病人均为腹部手术后患者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 5~ 64岁 ,平均 4 8.5岁。肠外瘘发现时间为 5— 10天 ,其中十二指肠瘘 1例 ,胃肠吻合口瘘 2例 ,结肠瘘 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水、电解质、酸碱平稳…  相似文献   
1000.
善宁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 ,采用区域性动脉灌注 (L AI)善宁 ,每日用量 0 .2 mg,4d为一疗程 ;对照组 2 4例 ,皮下注射善宁 ,每日用量 0 .4mg,疗程超过 4d。结果 治疗组 2 1例与对照组 2 4例相比较 ,两组死亡率分别为 0、33.3% (P<0 .0 5 ) ;坏死胰腺感染率分别为 0、33.3% (P<0 .0 5 ) ;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 14.3%、5 0 .0 % (P<0 .0 5 ) ;中转手术率分别为 0、5 8.3%(P<0 .0 1) ;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 (11.2± 2 .9) d、(2 4.9± 9.6 ) d(P<0 .0 1) ;治疗组血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迅速 (P<0 .0 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善宁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可减少善宁用量 ,并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