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7篇
  3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LOV)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LOV预处理+谷氨酸组、喜树碱组、LOV预处理+喜树碱组。通过台盼蓝排除实验评估细胞活力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测定神经元形态。结果与未处理组相比,谷氨酸处理组大部分细胞失去活力(P〈0.001),在谷氨酸处理神经元之前,洛伐他汀500nmol/L预处理3d、5d,能显著改善细胞活力(P〈0.001)。与未处理组相比,喜树碱处理组大部分细胞失去活力(P〈0.001),而在喜树碱处理前应用洛伐他汀预处理1d、3d、5d,未见细胞活力改善(P〉0.0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测定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谷氨酸处理组MAP-2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P〈0.001),突起的数目和长度均明显减少,洛伐他汀500nmol/L预处理能减轻谷氨酸诱导的MAP-2阳性神经元形态损害。结论洛伐他汀选择性地减轻谷氨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及形态损害,提示洛伐他汀对兴奋性毒性损害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结构、功能及肾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下游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2周后,随机分为3组:右肾切除对照组、DM组和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6只。DM组和洛伐他汀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诱发DM模型,洛伐他汀组制模后1 d每日给予洛伐他汀20 mg/kg灌胃。分别于注射STZ后4周收集大鼠尿液,测定尿蛋白(Upro)、尿肌酐(UCr);股动脉放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Glu)、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及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特征,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粘连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P-p38 MAPK和P-CREB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P-p38 MAPK和P-CREB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周时DM组P-p38 MAPK、P-CREB、TGF-β1、FN及LN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与DM组相比,洛伐他汀组各指标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1)。结论 洛伐他汀对DM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p38 MAPK和CRE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3.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症斑块的发生发展是由凝血或/和纤溶功能紊乱所致.血脂、D-二聚体浓度既可反映体内凝血活性,又可反映纤溶活性.目的探讨动脉硬化症模型鹌鹑血脂、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通脉降脂口服液的干预作用,并与洛伐他汀药物进行对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基础部.材料实验于2001-01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选择体质量100~120 g鹌鹑1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洛伐他汀组、1.27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和2.54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每组25只.通脉降酯口服液用中药川芎、当归、丹参、三七、泽泻、生大黄、草决明等进行组方.方法高脂组、洛伐他汀组、1.27,2.54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胆固醇血症鹌鹑动物模型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用1.5 mL蒸馏水灌胃;洛伐他汀组用0.53 g/mL洛伐他汀灌胃1 5 mL;1.27,2.54g/mL通脉降脂治疗组用1.27,2.54g/mL通脉降脂溶液灌胃1.5 mL.第50天颈动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主要观察指标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各16只,洛伐他汀组、1.27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和2.54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各2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脂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92±7.23),(6.54±1.25)mmol/L;(8.71±3.07),(5.26±0.64)mmol/L;(0.78±0.32),(0.16±0.07)mmol/L,P<0.05~0.01].1.27,2.54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明显低于高脂组[(13.26±4.87),(13.91±3.27)mmol/L,(5 80±4.35),(5.03±4.35)mmol/L,(0.29±0.14),(0.54±0.28)mmol/L,P<0.05~0.01].洛伐他汀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高脂组基本一致(P>0.05),而D-二聚体浓度明显低于高脂组[(0.31±0.19),(0.78±0.32)mmol/L,P<0.01].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高脂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19±1.52),(6.00±0.86)mmol/L].1 27,2.54 g/mL通脉降脂治疗组明显高于高脂组[(6.30±0.96),(6.75±0.37)mmol/L],洛伐他汀组与高脂组基本一致(P>0.05).结论通脉降脂口服液治疗后血脂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降低,说明通脉降脂可纠正动脉硬化症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洛伐他汀也可以纠正凝血、纤溶功能紊乱,但改善血脂水平不明显,说明洛伐他汀对纠正动脉硬化症时的凝血功能紊乱的疗效是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洛汀(LOV)对冈田酸(O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待优化OA处理时间和剂量等条件后,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LOV组、LOV预处理+OA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结果应用OA 30 nmmol/L处理大鼠皮质神经元1h,成功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明显影响细胞活力。LOV 500 nM预处理4d能在Thr181(AT270)。Thr231(AT180),Set202/Thr205(AT8)和Ser396等磷酸化位点显著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影响总Tau蛋白水平。结论 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示洛伐他汀对Tau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美托洛尔50 mg/d、硝酸异山梨酯30 mg/d、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的脱氢衍生物脱氢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氢洛伐他汀,于第8周末和第12周末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以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果 洛伐他汀和脱氢洛伐他汀高剂量组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作用,并能降低脂肪肝水平.结论 脱氢洛伐他汀有类似洛伐他汀的降低血清TC和 LDL-C水平,阻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测定脂必妥胶囊中洛伐他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紫外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 mL/min,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58∶5∶37)。结果洛伐他汀进样量在0.032~0.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RSD=2.2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有效控制脂必妥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测定脂必泰胶囊红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2℃,检测波长为236 nm,进样量为10μL。样品以75%乙醇超声提取10 min后进样测定,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洛伐他汀质量浓度在0.011 83~0.473 2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1.77%(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脂必泰胶囊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5种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模型,洛伐他汀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置于一定量的鼠肝微粒体中,于37℃预孵5min后.加β—NADP/NADPH的0.1%NaHC03溶液启动反应,并开始记时,37℃下孵育20min后,加入一定量冰乙腈沉淀蛋白并终止反应,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进HPLC分析,并分别计算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对洛伐他汀代谢抑制IC50值。结果不同结构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亦不同,其中硝苯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小(IC50值为53.98umol·L-1),尼莫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大(IC50值为2.01umol·L-1),通过结构参数分析表明油水分配系数(LogP)对抑制作用影响较大成正相关,而分子量、表面积亦对抑制作用产生影响,成负相关。结论对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联合使用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与洛伐他汀时,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为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宜选用LogP值较大,而分子量、表面积较小的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  相似文献   
100.
高脂血症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筛选有效的,不良反应少的降脂药是颇为重要的课题。洛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从而阻止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以达到调脂、降脂目的。我们于2008年1月至6月应用洛伐他汀片治疗42例高脂血症患者,验证其降脂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