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39篇
  免费   4384篇
  国内免费   3920篇
耳鼻咽喉   387篇
儿科学   369篇
妇产科学   373篇
基础医学   3819篇
口腔科学   976篇
临床医学   7582篇
内科学   4129篇
皮肤病学   416篇
神经病学   1407篇
特种医学   19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72篇
综合类   19016篇
预防医学   8445篇
眼科学   728篇
药学   8062篇
  72篇
中国医学   8046篇
肿瘤学   1370篇
  2024年   631篇
  2023年   2141篇
  2022年   1590篇
  2021年   1610篇
  2020年   1577篇
  2019年   1473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1233篇
  2016年   1473篇
  2015年   1791篇
  2014年   2664篇
  2013年   2649篇
  2012年   3749篇
  2011年   3907篇
  2010年   3497篇
  2009年   3351篇
  2008年   9046篇
  2007年   5637篇
  2006年   3368篇
  2005年   3932篇
  2004年   2464篇
  2003年   2591篇
  2002年   1857篇
  2001年   1544篇
  2000年   1203篇
  1999年   914篇
  1998年   803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后部骨骼在踏跳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T扫描和CAD/CAM软件处理,建立足后部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踏跳的足底压力测量和逆向肌肉力量计算,确定载荷约束条件,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获得了踏跳瞬间,跟骨、距骨、舟骨等易损伤部位的生物力学响应和应力分布,发现跟骨后距关节,距骨背面均为应力集中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足后部骨骼生物力学研究,为踏跳中的运动损伤力学机理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15—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方法 选取广西东兴市、那坡县、靖西市、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和凭祥市7个边境县(市)的全部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和病床使用率作为产出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5—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广西7个边境县(市)的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床位数均呈增长趋势,但均低于同期广西乡镇卫生院平均水平;不同边境县(市)之间乡镇卫生院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床位数存在差异。2015—2020年,广西7个边境县(市)乡镇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TFP)指数均值为0.963,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1.005,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值为0.958,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1.002,规模效率指数均值为1.003。广西7个边境县(市)中,有6个县(市)乡镇卫生院的TFP指数小于1。结论 广西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损毁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和单侧纹状体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行为学的差异。方法将6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MFB损毁模型组(n=18)和假手术组(n=8)。通过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旋转实验、溴隐亭诱导的旋转实验和步行实验比较损伤后早期(4周后)和晚期(6个月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结合分析实验计算病灶侧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脱失率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2受体结合率。结果 甲基苯丙胺诱发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和MFB损毁模型组大鼠均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溴隐亭诱发纹状体损毁模型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而MFB损毁模型组则产生朝向病灶对侧的旋转。成模早期和晚期不同模型组组间比较以及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比较,旋转圈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步行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病侧肢体运动启动时间明显长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步长长度明显短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前后步伐调整数明显少于健侧肢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并验证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探究该模型对肝癌患者预后和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预测能力。 方法:本研究对GSE109211数据集、TCGA-LIHC队列、ICGC-LIRI队列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过交集筛选出肝癌索拉非尼敏感性相关基因。利用单因素Cox分析和LASSO回归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GDSC数据库分析索拉非尼的IC50值并探索其与风险评分的关系。 结果:筛选出365个与索拉非尼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存在与药物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出221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通过LASSO回归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关键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具有较短的生存时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通过对比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索拉非尼IC50值,发现高风险组的索拉非尼IC50值较低,提示高风险组对索拉非尼的治疗可能更敏感。 结论:基于索拉非尼敏感性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对肝癌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并为评估肝癌患者的索拉非尼敏感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孟燕  熊存锦  刘美辰 《安徽医学》2023,44(4):464-469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健康教育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HAPA模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身体体征恢复情况、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首次活动时间为(23.87±4.32)min、首次进食时间为(9.87±2.67)h、首次通气时间为(45.28±4.32)min、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2.45±4.25)h、住院时间为(10.53±2.8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前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术患者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HAPA模型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术后身体体征恢复效率,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结肠型克罗恩病(C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有完整CT小肠成像(CTE)且经病理证实炎症性肠病(IBD)患者44例(CCD 25例,UC 19例)。利用ITK-Snap软件在静脉期病灶最明显肠段进行勾画,共计勾画106个病变肠段(CCD 58个、UC 48个)。利用AK软件提取勾画区影像组学特征,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用Correlation_xx和MultiVariate_Logistic算法进行数据降维,筛选组间差异明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6种机器学习模型,用测试集的特征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175种组学特征中有4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模型中有4种模型曲线下面积均>0.90。训练集中邻近算法(KNN)模型鉴别CCD与U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 (95%CI:0.917~0.992),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7.7%、100%和72.7%;在测试集的AUC为0.904(95%C...  相似文献   
997.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目的探讨建立马兜铃酸引起的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马兜铃酸组与对照组.马兜铃酸组大鼠腹膜内注射马兜铃酸5mg@kg-1@d-1共16周,开始用药后8、12、16、20、24周分别处死6只大鼠.对照组大鼠(5只)腹膜内注射生理盐水2ml/d,共16周,24周时处死.两组动物处死时分别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分别作生化、病理(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等方面的检查及应用电脑软件测定肾小管-间质面积.结果马兜铃酸组大鼠用药后16、20、24周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16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24周时肾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光镜检查可见马兜铃酸组大鼠有明显肾小管-间质损伤,16周时肾小管面积明显增加,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4周时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肾小管面积明显缩小,而肾间质面积明显增加,肾间质呈多灶性纤维化.电镜检查16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明显增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20、24周时可见胞质内次级溶酶体和髓样小体堆积.结论建立了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马兜铃酸具有慢性肾毒性作用,可引起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8.
痹痛灵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痹痛灵治疗活动期类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痹痛灵胶囊(BTL)治疗(治疗组)及氨甲喋呤(MTX)(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其晨僵、关节疼痛、及关节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3个月,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2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RF,IgA,IgG等炎性与免疫指标治后2组较治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痛灵胶囊改善类风湿患者症状与体征,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对照组;并有与MTX相似的免疫作用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9.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LAVH组34例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AH)组262例的临床疗效。结果:LAVH较AH损伤少,排气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结论:LAVH对病人损伤少,不失为可供临床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中角蛋白K14,16,17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平申  廖文俊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1,22(24):2250-2252
目的 研究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表达水平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研究此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 5 0 g· L- 1心得安乳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银屑病样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的表达 .结果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K1 7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不仅在组织病理学而且在分子水平上与人类银屑病皮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