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398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16篇
  1篇
中国医学   7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菁  李玉良  丁福荣  惠坤 《陕西中医》2021,(12):1713-1716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果酸换肤治疗面部中度寻常痤疮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面部中度寻常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果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西黄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损性质、皮损数量、皮损肿痛及皮损颜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中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活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红斑、肿胀、色素沉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果酸换肤治疗能有效改善中度寻常痤疮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贞冰口溃宁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赤芍、栀子、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2%(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能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同时包载齐墩果酸(OA)和香豆素6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OCPN)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OCPTN)的体外摄取情况。方法:以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OCPTN和OCPN,其中香豆素6为荧光标记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纳米粒中香豆素6的载药量,体外测定HepG2细胞对分别含100、200、400μg/ml(低、中、高质量浓度)香豆素6的OCPTN、OCPN混悬液的摄取率,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对OCPTN的摄取情况。结果:OCPTN和OPTN中香豆素6的载药量分别为7.6%、6.3%;低、中、高质量浓度OCPTN的细胞摄取率为(62.1±1.2)%、(53.6±1.3)%、(40.9±1.5)%,分别是相同质量浓度OCPN的细胞摄取率[(36.8±1.5)%、(31.2±1.9)%、(22.4±1.3)%]的1.69、1.72、1.83倍;镜下观察OCPTN被HepG2细胞摄取,处于细胞核周围。结论:OCPN和OCPTN均能被HepG2细胞摄取,且OCPTN的被摄取性更强。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衍生物Bio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浓度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的影响。RT-PCR测定化合物对PPARγ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化合物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pG2细胞经1.72×10-5mol·L-1的胰岛素诱导后,葡萄糖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10-5、10-6、10-7mol·L-1的Bio均可增加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的葡萄糖消耗(P<0.05),增加率分别为135%、62%、39%。RT-PCR检测显示Bio可提高胰岛素抵抗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io可上调胰岛素抵抗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结论 Bio对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PARγ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mmol·L-1乙酸铵(55∶27∶1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在2.5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3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2.1%(n=6),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9%(n=6)。结论所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制订水线草2015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项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标准.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Agilent-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冰醋酸(5∶12∶83)为流动相系统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 熊果酸在0.01104~1.104 μg/μ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1.14%;齐墩果酸在0.011~1.10 μg/μ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为0.70%;15批水线草药材中熊果酸的含量均>0.3%,齐墩果酸的含量均>0.1%,结果符合原标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要求,建议沿用原标准: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含量应≥0.08%.结论 该标准能有效保证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和水线草的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果酸换肤联合560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将164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4例联合应用果酸换肤和560nm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应用560hm强脉冲光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14%和63.75%,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果酸换肤和560nm强脉冲光联合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560nm强脉冲光治疗。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果酸换肤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本科治疗的7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和观察组(40).对照组接受0.025%维A酸乳膏外涂,每晚一次,于临睡前点涂患处.观察组接受果酸换肤治疗配合粉刺挤压术,两周一次,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皮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白霜、烧灼感、刺痛,红斑以及色素沉着.结论果酸换肤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明显减少痤疮皮损面积,减轻炎症,配合多种护理措施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围上厚厚的围巾,穿上温暖的羽绒服,盼望着冬日午后的那个暖暖的日光浴,殊不知,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不分季节的,冬天如果疏于对皮肤做好防护,那么色斑很可能悄悄爬上你的脸。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HPLC-ELSD测定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90∶10∶0.03∶0.0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飘移管温度为100℃。结果熊果酸在0.244~7.3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6),回收率为96.0%;齐墩果酸在0.118~3.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回收率为95.2%。结论该方法测定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枇杷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