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34篇
  免费   2670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耳鼻咽喉   415篇
儿科学   720篇
妇产科学   448篇
基础医学   1921篇
口腔科学   601篇
临床医学   10008篇
内科学   7544篇
皮肤病学   314篇
神经病学   688篇
特种医学   1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4868篇
综合类   22155篇
预防医学   5423篇
眼科学   750篇
药学   10325篇
  174篇
中国医学   8897篇
肿瘤学   650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581篇
  2022年   1353篇
  2021年   1833篇
  2020年   1931篇
  2019年   2007篇
  2018年   922篇
  2017年   1793篇
  2016年   1933篇
  2015年   2264篇
  2014年   4233篇
  2013年   3911篇
  2012年   4731篇
  2011年   4861篇
  2010年   4809篇
  2009年   4352篇
  2008年   5200篇
  2007年   4537篇
  2006年   3888篇
  2005年   4107篇
  2004年   2897篇
  2003年   2584篇
  2002年   2118篇
  2001年   1734篇
  2000年   1444篇
  1999年   1115篇
  1998年   975篇
  1997年   828篇
  1996年   606篇
  1995年   589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肠炎清合剂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诱导缓解效果及维持治疗对复发的影响,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Mayo评分系统≥7分者,加服醋酸泼尼松片,0.75 mg·kg^-1·d^-1;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次,2次/d,餐后温水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肠炎清合剂,1包/次,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再每周门诊复诊1次。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维持治疗;观察组仍内服肠炎清合剂内服,至大肠湿热证评分减少≥90%以上。记录进入6周内缓解期的人数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并进行Geboes指数和Baron法评价;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IL^-17,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和神经肽Y(NPY);随访2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黏膜愈合率为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09%和81.82%(P<0.05),两组患者内镜应答率均为100%;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4.581,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6,IL-8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VIP,MTL水平均低对照组(P<0.01),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54%,低于对照组的38.18%(χ2=5.955,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肠炎清合剂用于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的治疗,可诱导病情缓解,缩短病程,并能降低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可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42.
43.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4.
<正>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RVOTD)的患者。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完成约10 000例PPVI,美国多家学会近期联合发布了PPVI的操作者和机构要求的专家建议~([2])。国内自2013年完成首例PPVI以来~([3]),已有多个中心开展了PPVI,国产的自膨胀瓣膜临床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的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检测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 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准确,病人恢复情况更好,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对于检测疾病并且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效果。结论:心肌缺血的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疾病检测,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复荣通脉组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炎性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指标、血脂、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HbA1c、hs-CRP、Hcy、TC、TG、LDL-C水平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者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可控制血糖平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调节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改善肢体缺血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7.
<正>患者,男,33岁,婚后未避孕未育3年。无外伤手术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未服用特殊药物。患者在外院检查精液中未见精子,曾诊断为无精子症,予以他莫昔芬和"中成药"治疗。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精液中出现精子,精液量1.7ml,精子浓度6.6×10~6/ml。但是继续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精液中再次无精子,本次精液对应的精浆生化果糖2.074×10~(-3) mmol,锌8.738×10~(-3) mmol,  相似文献   
48.
《中国药房》2019,(4):488-492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B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经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0μmol/L)以及知母皂苷B低、中、高剂量组(1、10、100μmol/L)。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完全培养基1 000μL,给药组给予含相应药物的完全培养基1 000μ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法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复氧后,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对释放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中水通道蛋白4(AQP-4)、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升高,细胞相对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LDH相对释放率以及AQP-4、IL-6、IL-1β、TNF-α的含量均显著下降,细胞相对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知母皂苷B可明显降低细胞损伤程度、增强细胞活力,对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AQP-4和IL-6、IL-1β、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