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67篇
  免费   4658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耳鼻咽喉   361篇
儿科学   208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3225篇
口腔科学   663篇
临床医学   39213篇
内科学   4419篇
皮肤病学   644篇
神经病学   930篇
特种医学   19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959篇
综合类   53963篇
预防医学   33933篇
眼科学   256篇
药学   18265篇
  883篇
中国医学   10113篇
肿瘤学   736篇
  2024年   871篇
  2023年   3174篇
  2022年   3090篇
  2021年   3800篇
  2020年   3831篇
  2019年   3594篇
  2018年   1591篇
  2017年   3349篇
  2016年   3697篇
  2015年   4476篇
  2014年   10023篇
  2013年   9533篇
  2012年   11668篇
  2011年   12469篇
  2010年   11671篇
  2009年   11236篇
  2008年   12182篇
  2007年   10326篇
  2006年   9108篇
  2005年   8957篇
  2004年   8379篇
  2003年   7236篇
  2002年   5133篇
  2001年   4162篇
  2000年   3028篇
  1999年   2161篇
  1998年   1271篇
  1997年   1059篇
  1996年   824篇
  1995年   786篇
  1994年   573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是否能缩短社区居民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的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的就诊率,进而提高rt-PA静脉溶栓率。方法 2015年-2018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东方医院周边两个自然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年龄≧65岁的户籍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对干预社区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脑卒中早期救治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开展。并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比较发生卒中后院前延迟时间、时间窗内的就诊率、静脉溶栓治疗率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干预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共有85人发生脑梗死,对照社区95人。干预社区有27人(31. 80%)接受溶栓治疗,对照社区14人(14. 70%);干预社区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150 min,对照社区为285 min,差异显著。干预社区在4. 5 d内就诊人数为54人(63. 53%),9人(18%)拒绝溶栓治疗;对照社区45人(47. 36)在4. 5 h内就诊,16人(37. 2%)拒绝溶栓,差异显著。两社区脑梗死人群的就诊方式、入院交通工具的选择、就诊时的NIHSS评分、溶栓禁忌证、DNT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脑卒中早期救治的社区健康教育可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就诊人数,对提高脑梗死静脉溶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与需求,为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在太原市3所医院住院的170例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信息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健康信息源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结果传播能力最强的来源为亲朋邻居、个人经验和电视,2/3的脑卒中患者通过1~2个来源获取脑卒中知识。大众媒体和医院医务人员是患者最希望的信息来源;34.4%的患者希望有2个信息来源,患者最希望在自己家中(68.8%)、社区(44.8%)和医院(29.9%)获取脑卒中知识。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观上对信息来源的数量要求不高,重在方便权威。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是满足患者需求的最佳健康信息源。  相似文献   
84.
背景 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医生数量的新增、保持和流失,是全科人力动态规划、管理和评价的重要考量,也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绩效指标。探讨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住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但目前针对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学员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从而为完善培训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选取2014—2017年入培且已结业的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32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学员的基本信息、全科住培情况、目前工作情况及结业后从事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学员自行填写。 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83.1%)。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77例(28.4%),从事非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194例(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全科住培基地所在区域是学员结业后是否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与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相比,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学员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比例更高〔70.1%(54/77)比32.0%(62/194),P<0.0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比例更高〔49.4%(38/77)比6.2%(12/194),P<0.05)〕。194例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中,从事内科学工作者78例(40.2%),从事急诊及危重症医学工作者33例(17.0%),从事外科学工作者17例(8.8%)。不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单位安排〔34.5%(67/194)〕,所在单位没有全科医学科〔29.9%(58/194)〕,薪酬低〔26.8%(52/194)〕。 结论 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及基地所在区域是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全科医学理念宣传,加快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以此增加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85.
思想品德,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指个人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与倾向性。当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重智轻德、忽视品德教育等问题,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溺爱、放任致使他们养成骄傲、任性、自私的性格和不爱劳动、不尊重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86.
87.
阐述当前“人工智能+X”背景下市场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从重塑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搭建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在线平台及设立“政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具备学科优势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8.
器官移植术是20世纪出现的针对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每年拯救全球超过12万例患者。但供器官短缺的现状,与器官移植技术和辅助药物的发展不匹配,制约了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我国自2015年起已成为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大国之一,2017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超过5 000例,占全球捐献总量的15%以上。黄洁夫教授总结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国模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移植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本文通过整理全球及各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数据,剖析全球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