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86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分离提取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模型大鼠循环血中的细胞微囊泡(MVs),探究IPC处理对循环血MVs中microRNAs (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8只,随机分为IPC-MVs组和假手术对照(Sham-MVs)组,每组4 只。建立 大鼠心肌IPC 模型,提取循环血IPC-MVs,采用Microarray 分析两组循环血MVs 中的mi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靶基因预 测及功能分析。结果: 与Sham-MVs组比较,IPC-MVs组中循环血差异表达显著上调的miRNAs 共3 个(P<0.01,FER<0.05): miR-1-3p、miR-133a-3p 和miR-133b-3p(t=3.194、3.002、3.389,均P<0.05)。基因本体研究会数据库(GO)和京都基因与基 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这些miRNAs 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Ras信号 通路,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参与调控的核心靶基因包括Ntrk2、Igf1、Gnai3 和Bcl2l1。结论:IPC 处 理可使大鼠循环血MVs中miR-1-3p、miR-133a-3p 和miR-133b-3p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微囊蛋白-1(caveo-1in-1)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的增殖作用以及对ERK1/2的通路调控,探讨caveolin-1抑制ASM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ASMCs上微囊(caveolae)的结构及变化,用组织贴壁法体外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ERKl/2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C组)、罗红霉素组(D组)、caveo—lae结构破坏药物8-甲基环糊精组(E组);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测定(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ERKmRNA和p-ERK1/2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caveolin-1蛋白细胞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D组及C组ASMCs增殖反应低于B组,D组(0.59±0.15) vs B组(0.96±0.14),P〈0.05,C组(0.63±0.11) vs (0.96±0.14),P〈0.05;E组ASMCs增殖反应较B组进一步活跃(1.26±0.21) vs (0.96±0.14),P〈0.05。D组及C组ASMCs上caveolin-1的表达较B组明显升高,P〈0.01,pERKl/2蛋白以及ERKInRNA表达较B组降低,E组相反。D组ASMCs的ERK mR-NA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及E组(P〈0.01)。结论:caveolin-1可能是ASMCs内信号转导的负调控蛋白,这-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实现。罗红霉素可能上调caweolin-1蛋白的表达量,抑制ERK mR-NA表达和翻译,从而抑制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53.
微囊性黄斑水肿(microcystic macular edema ,MME)是通过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患者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视网膜病变特征,这一表现和MS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其临床诊断及评估中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就视网膜解剖、MME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大鼠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SHPC)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HF)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体质量150~180 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采用Retrosine(30 mg/kg)腹腔内注射联合2/3肝切除诱导雄性Wistar大鼠SHPC增殖模型,改进Seglen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SHPC,倒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静电液滴法APA微囊包埋。选择体质量180~220 g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A组(微囊化SHPC腹腔内移植)、B组(空囊对照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大鼠AHF模型;观察模型一般状况及生存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氨水平,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Retrosine腹腔内注射联合2/3肝切除成功建立SHPC增殖模型,分离获得细胞符合大鼠SHPC;APA微囊呈光滑规则球形,直径为(300±40)μm,强度、韧性良好,囊内细胞形态完整,存活率为(90.0±1.3)%。微囊SHPC移植后,A组较B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19.00 h vs 70.3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A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及血氨水平明显下降,均低于移植前水平,各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A组肝细胞损伤较B组明显改善;存活48 h大鼠腹腔内微囊保持完整光滑球形,囊内SHPC形态完整,1周微囊有散在破损皱缩,囊内细胞有增多聚集趋势,细胞存活率85%以上。结论APA微囊化大鼠SHPC腹腔内移植能改善大鼠AHF模型生存时间、生物化学指标(ALT、TBiL等)及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55.
大蒜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肠溶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制备大蒜素微囊.方法 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大蒜素肠溶微囊并研究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 经优化制得的大蒜素肠溶微囊为类圆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52.2μm,平均载药量28.97%,包封率80.74%,体外释放符合肠溶制剂的标准,对大鼠的胃黏膜几乎无刺激.在4.5×103 lx照射,60°C高温及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10 d,微囊的粒径分布和剩余药量无显著变化.结论 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大蒜素微囊具有肠溶特性.  相似文献   
56.
阴道用替硝唑缓释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替硝唑缓释微囊,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度。方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替硝唑缓释微囊,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以100mL,pH4.5的乳酸溶液为释放介质,温度(37&#177;0.5)℃,转速50r&#183;min^-1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替硝唑缓释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1,温度50℃,甲醛用量为2mL&#183;120mL)^-1。(甲醛用量/系统体积),体外缓释时间为240min。结论:替硝唑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简单、成囊性和重复性好,替硝唑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7.
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方法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囊材,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探讨囊材配比、助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微囊心材比等对微囊化的影响,并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正交试验考察。结果 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最佳配比为4:1,司盘-80 1 mL,固形物含量为40 %,微囊心材比为4 mL:10 g;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60 ℃,进料速度2.5 mL&;#8226;min-1,吸气功率100%,制得的微囊囊形较好,平均粒径为5.2 μm,包封率可达到94.2 %,且微囊稳定性好。结论 根据该实验条件制得的微囊囊形圆整、表面致密,包封率较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通过复凝聚法将萘普生微囊化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 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得出成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500 r·min-1,pH4.0,壳聚糖浓度3%,反应温度50℃.结论 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了可生物相容,自然降解无毒的载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裂叶荨麻提取物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裂叶荨麻提取物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当囊心、囊材比为0.5:1.25,成囊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800r·min^-1时,含量及产量较高。结论:该工艺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以经过机械处理微囊相对未经机械处理微囊吸湿质量的增加率为指标,表征微囊机械性质,考察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对微囊机械性质的影响。方法设计一实验方法模拟生产过程中对微囊的磨擦、剪切等物理机械作用,计算经机械处理微囊相对未经机械处理微囊的吸湿质量增加率。采用单因素,考察进风温度、供液速度和雾化气流速对微囊机械性质的影响。结果喷雾干燥各工艺参数均影响微囊的机械性质,随着进风温度的提高、供液速度的增加、雾化气流速的增大,微囊机械性质先减弱再增强。结论微囊机械性质是微囊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通过评价微囊的机械性质,可作为微囊工艺优化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