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垂体腺瘤(垂体ACTH瘤)因过度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而引起高皮质醇血症,也称作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是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垂体 ACTH瘤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候群,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系统。经蝶窦神经内镜手术是垂体ACTH瘤的一线治疗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缓解率,但术后复发和持续状态仍然是垂体ACTH瘤治疗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垂体ACTH瘤病理评估在确定病变性质、预测其预后及药物治疗选择方面均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就垂体ACTH瘤病理评估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新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和镜下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43.
病理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增生的库欣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增生的22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男性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8.7岁,平均病程2年。22例临床均表现为典型的库欣综合征,均有血浆皮质醇和尿24h游离皮质醇(UFC)水平增高,血浆ACTH水平增高5例,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能抑制17例。12例行蝶鞍CT冠状扫描和矢状重建,7例正常,5例有异常发现;15例行蝶鞍MRI,3例正常,12例有异常发现。22例均行经口鼻蝶窦显微外科垂体探查术?结果术后病理均为垂体ACTH细胞增生。随访6个月至15年,治愈13例,缓解3例,进步2例,无效4例,3例复发。结论 垂体ACTH细胞增生可引起库欣病,对这些患者,可考虑手术探查,行垂体部分、大部分或次全切除,多数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在疑难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疑难库欣综合征行岩下窦和外周静脉取血,测定血ACTH浓度比,评价其对库欣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8例患者的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2,其中13例行经蝶窦垂体术后病理为垂体ACTH腺瘤;1例行鞍区γ-刀治疗、4例行生长抑素治疗后病情缓解.2例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2,其中1例为右肺类癌,另1例为垂体ACTH腺瘤.本组IPSS诊断库欣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100%.结论 IPSS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可作为疑难库欣综合征的重要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5.
王莹  秦霁  庄鹓  孙莹珠  杨晓莉 《护理研究》2023,(22):4003-4008
目的:汉化Tuebingen库欣病生活质量量表(Tuebingen CD-25)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跨文化研究指南和Brislin翻译模型将Tuebingen CD-25翻译为中文,通过专家咨询、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Tubingen CD-25。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2023年3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3例库欣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中文版Tubingen CD-25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Tuebingen CD-25包含社会交往、情绪感受、饮食行为、躯体活动限制、性生活、认知6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41%。中文版Tuebingen CD-25总分与简明健康状况问卷总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1(P<0.001)。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9,重测信度为0.919(P<0.01)。结论:中文版Tuebingen CD-2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适用于我国库欣病病人的特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性别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对2004-08—2013-10我院神经外科50例垂体腺瘤患者及其中18例ACTH垂体腺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的ACTH垂体腺瘤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男性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程、血ACTH水平、血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大于女性,同时男性患者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侵袭性、卒中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女性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多个表现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垂体性库欣病经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切除术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2例库欣病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术后相关激素下降水平,判定库欣病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疗效.结果 122例库欣病经蝶手术的患者,经过统计分析,其中111例缓解,11例不缓解,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术后血皮质醇水平差异在各时间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尿皮质醇水平差异在术后l~2d和术后3~6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库欣病的有效首选方法.术后血清皮质醇水平、24h尿皮质醇水平以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是库欣病患者经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切除术后疗效评估的最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8.
背景 库欣综合征(CS)临床表现复杂,在CS的病因诊断中,库欣病(CD)和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难以鉴别诊断。而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目前是鉴别诊断CD和EAS的金标准,但其在大多数医院无法开展。目前临床通常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诊断CD,但其灵敏度较低;有研究证明去氨加压素(DDAVP)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样作用,其可促进垂体ACTH肿瘤分泌ACTH。目的 探究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在C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01-01至2018-08-30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明确诊断为ACTH依赖性CS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外周DDAVP兴奋试验、HDDST结果。计算DDAVP兴奋试验、HDDST诊断CD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72例ACTH依赖性CS患者中,CD 64例,EAS 8例。有63例ACTH依赖性CS患者进行了外周DDAVP兴奋试验(其中CD 55例,EAS 8例),其余9例予以剔除;外周DDAVP兴奋试验阳性51例,阴性12例;外周DDAVP兴奋试验诊断CD的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0%。72例ACTH依赖性CS患者中,HDDST阳性43例,阴性29例;HDDST诊断CD的灵敏度为67.2%,特异度为100.0%。同时行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的63例患者中,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同时阳性38例(均为CD患者),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同时阴性9例(8例为EAS患者),外周DDAVP兴奋试验阳性、HDDST阴性16例,外周DDAVP兴奋试验阴性、HDDST阳性0例。同时行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的55例CD患者中,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同时阳性38例,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与HDDST同时阴性1例,外周DDAVP兴奋试验阳性、HDDST阴性16例,外周DDAVP兴奋试验阴性、HDDST阳性0例。结论 外周DDAVP兴奋试验对C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中疑似CD患者HDDST为阴性时,进一步行外周DDAVP兴奋试验可明显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49.
垂体依赖 ACTH 过度分泌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称为库欣病。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库欣病的最有效方法。影响库欣病术后缓解和复发的因素较多,对某些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疗效。影像学研究发现:中枢和(或)偏侧优势分泌、微腺瘤、周围结构无侵犯、组织学证实、术后皮质醇水平降低以及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等均提示良好预后。手术技术的改进,术中发现肿瘤和(或)包膜,完整切除肿瘤也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 TK)基因在库欣病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腺病毒载体AdPOMCTK转入小鼠垂体瘤AtT20细胞及人乳腺癌T47D细胞后TK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AdPOMCTK在不同感染复数( MOI)下转染AtT20细胞和人T47D细胞后对更昔洛韦( GCV)的敏感性。将转染了AdPOMCTK的AtT20细胞和未经转染的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观察旁观者效应。结果 TK基因转染入AtT20细胞并成功表达,但在T47D细胞中表达不明显,说明POMC启动子具有靶向性;即使在低MOI下,转染组细胞仍明显表现出对GCV的敏感性;混合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杀伤作用明显,说明旁观者效应存在。结论将TK基因导入AtT20细胞并经GCV处理后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本研究为临床TK基因治疗库欣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