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32篇
预防医学   501篇
眼科学   2486篇
药学   3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托品酰胺滴眼液和1%阿托品眼膏散瞳对不同年龄屈光不正儿童的影响.方法对598例屈光不正儿童先液散瞳验光;再眼膏,散瞳验光,比较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①各年龄组用眼液与用眼膏散瞳前后球面镜、柱镜、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比较眼膏散瞳后屈光度均高于眼液散瞳(p<0.05);②不同年龄组两种方法散瞳后的两两比较显示用眼膏散瞳验光比用眼液更能反映球镜、柱镜度数的真实变化.结论①用眼膏散瞳后验光的多项屈光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球面镜度数绝大多数增高,等效球镜屈光度也增大;②在11岁以内年龄组,用眼膏散瞳后验光可以提高屈光不正的检出率,减低漏诊率,减少验光度数的误差.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集体心理干预治疗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中治疗的价值.方法将门诊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集体心理干预联合弱视综合治疗组(43例49 眼),同期就诊的39例42 眼行弱视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起效时间、依从性及疗效.结果集体心理干预治疗起效快于综合治疗(21.1±0.6天/30.5±3.3天,t=4.89, P<0.001).治疗三月后,集体心理干预组依从性良好的有79.1%(34/43),综合治疗组依从性良好的有53.8%(21/39),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的依从性好于综合治疗组(χ2=5.892,P=0.015).治疗六月后,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83%,χ2=1.539,P=0.215).但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高于综合治疗组(27% (13/49)/7% (3/42),χ2=5.866,P=0.015).结论集体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依从性,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儿童屈光参差的临床特点,探讨屈光参差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就医的3~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视力异常者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选出符合屈光参差标准的儿童.所有患儿均配镜后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期间遮盖健眼、随访.结果 ①屈光参差占屈光不正的15 .5 3% ,单纯球镜屈光参差2 1例(32 .8% ) ,单纯柱镜屈光参差37例(5 7.8% ) ,球镜及柱镜屈光参差同时存在6例(9.4 % ) .所有患儿追踪观察1年,屈光参差度无明显变化;②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结论 ①屈光参差是影响儿童视功能,造成弱视的原因之一;②屈光参差的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治疗的难度加大.因此屈光参差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描述0~6岁儿童线性生长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轨迹,探讨不同类型生长轨迹模式与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源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MABC建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2 037名活产儿在出生后42 d至72月龄共随访15次,测量儿童身长、体重,问卷调查喂养情况、代养人等数据信息, 并于儿童(72±6)月龄时由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专业眼科医生测量其裸眼视力,视力不良者行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诊断近视和远视。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拟合0~6岁儿童身高及BMI生长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长轨迹与6岁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  结果  根据潜变量增长模型,线性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身高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身高生长轨迹(302名)、适宜身高生长轨迹(1 162名)和较快身高生长轨迹(573名)。BMI Z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BMI Z生长轨迹(630名)、适宜BMI Z生长轨迹(1 058名)和较快BMI Z生长轨迹(349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缓慢身高生长模式与6岁儿童远视呈正相关[OR值(95%CI)=1.80(1.09~2.98),P < 0.05],而与近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快速和缓慢BMI Z生长轨迹模式与6岁儿童近视、远视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线性生长轨迹中较慢身高生长模式与6岁儿童远视相关。应密切关注学龄前儿童身高增长模式,定期检查体格发育指标以及远视力,有助于预防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对眼调节微波动变化及视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30例纳入研究,采用屈光矫正治疗方式的65例患儿作为屈光治疗组,采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的65例患儿作为同量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眼调节微波动变化及视力。 结果 治疗后6、12个月同量综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6%、92.3%,均高于屈光治疗组的67.7%、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同量综合治疗组患儿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均优于屈光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眼调节功能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儿的以上各指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眼调节微波动,有利于促进视觉发育,提高患儿视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重庆市大足区儿童青少年屈光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屈光异常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以重庆市大足区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2021年4—5月随机抽取重庆市大足区3所小学、3所中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初高中均有),抽中学校的所有非毕业班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及收集人口学因素,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小学生视力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视力异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有效人数2 694人,小学生占41.30%,初中生占31.80%,高中生占26.90%。屈光异常1 295例,检出率为48.06%,其中远视性、近视性、混合散光性屈光异常比例分别为36.06%(467/1 295)、47.18%(611/1 295)、16.75%(217/1 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越高(OR=1.380)、超重及肥胖(OR=1.732、1.887)、近亲屈光异常史(OR=1.519)是中小学生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中小学生屈光异常现状突出,儿童青少年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监测随着年龄增长正视化过程是否正常,积极预防近视性、混合散光性屈光异常,要关注体重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及近亲屈光异常史者,防控儿童青少年屈光异常。  相似文献   
67.
色觉异常与屈光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色觉异常与屈光状态的关系 ,文献中未见报告 ,为探求其病因 ,我们对大中专考生中的 2 73名 ( 5 4 6眼 )色觉异常者的屈光状态进行了观察 ,并与同期正常色觉考生的屈光状态作了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文收集了 1992~ 1993年我市大中专考生73 16人 ,年龄 14~ 2 0岁 ,其中有色觉异常者 2 73人 ,均排除后天疾病所致。1.2 方法 色觉检查用《喻自萍色盲本》 ,视力检查用谬氏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低于 5 .0者插片矫正视力 ,对在 - 3 .0 0D以下视力不能矫正到 5 .0者 ,用检影法在小瞳孔下确定其屈光类…  相似文献   
68.
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远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远期变化规律.方法对162例(324只眼)3~12岁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进行5~12.5年的观察,分别按性别、眼别、子午线、远视程度及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级,计算各组的年均下降远视屈光度,用u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男女两组年均下降屈光度分别为0.34±0.17D和0.35±0.17D,左右眼为0.35±0.L7D、0.33±0.16D,平均90°和180°子午线轴为0.35±0.L6D、0.36±0.17D,无显著性差异;轻、中、高度远视为0.45±0.19D、0.27±0.16D、0.36±0.17D,中度远视下降最慢,轻、高度远视差异无显著性;<6岁,6~9岁和≥9岁三组分别为0.46±0.15、0.37±020D、0.15±0.06D,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的屈光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9岁以后趋于稳定,但散光无明显改变;远视下降速度以中度远视最慢,高度和轻度远视下降较快,后者易发展为近视眼.下降速度与性别、眼别无关.  相似文献   
69.
梁琼  曾怡谋 《河北医学》2001,7(4):319-321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削术 ( PRK)治疗较高度数散光的疗效。方法 :应用日本 NIDEK EC-50 0 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 ,对散光度数≥ - 2 .0 D的 73眼行 PRK治疗。按散光度数分为二组 : 组 - 2 D≤散光<- 3D, 组 - 3D≤散光≤≤ - 4 .5D。观察分析术后视力。结果 :术后 、 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 1.0 36± 0 .2 76,1.0 0 6± 0 .2 39,术后 、 组裸眼视力≥BCVA者分别为 85.2 % ,10 0 % ;≥ 1.0者分别为 74 % ,68.4 % ;≥ 0 .8者分别为 88.9% ,89.5%。结论 :PRK治疗较高度数散光的疗效确切 ,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70.
刘黎明  沙英  邵其林 《农垦医学》2001,23(3):169-170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的居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术后视力如何,一直是患者及家属想要知道的问题。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年龄、术前视力、白内障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合并症及术前人工晶体的测算方法等。这里,我们就术前人工晶体度数的不同测算方法对术后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