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90篇
  免费   10221篇
  国内免费   6307篇
耳鼻咽喉   2568篇
儿科学   1218篇
妇产科学   3684篇
基础医学   8833篇
口腔科学   2653篇
临床医学   33704篇
内科学   12485篇
皮肤病学   2594篇
神经病学   5135篇
特种医学   120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1篇
外科学   33534篇
综合类   73376篇
预防医学   14169篇
眼科学   3834篇
药学   26080篇
  326篇
中国医学   15321篇
肿瘤学   10851篇
  2024年   1259篇
  2023年   4260篇
  2022年   3988篇
  2021年   5289篇
  2020年   5460篇
  2019年   5563篇
  2018年   2759篇
  2017年   5020篇
  2016年   5823篇
  2015年   6621篇
  2014年   11591篇
  2013年   11999篇
  2012年   15215篇
  2011年   16376篇
  2010年   15435篇
  2009年   14763篇
  2008年   16941篇
  2007年   15398篇
  2006年   13941篇
  2005年   14403篇
  2004年   11656篇
  2003年   10663篇
  2002年   8836篇
  2001年   7809篇
  2000年   5797篇
  1999年   4553篇
  1998年   3998篇
  1997年   3530篇
  1996年   3198篇
  1995年   2710篇
  1994年   2030篇
  1993年   1277篇
  1992年   1014篇
  1991年   990篇
  1990年   757篇
  1989年   833篇
  1988年   262篇
  1987年   208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82.
王健  周晓璇 《放射学实践》2019,34(5):501-506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息肉(GP)与胃间质瘤(GS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肿瘤最大径≤2cm的27例GST和15例GP患者的CT表现,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钙化、溃疡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CT的相关连续变量鉴别诊断GP与GST的效能。结果:GP组与GST组的形态、强化方式、囊变、钙化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指标铁蛋白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GST组的肿瘤长径(LD)、短径(SD)、位置、生长方式、静脉期CT值和静脉期增强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D<1.5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6、73.3%(11/15)、59.3%(16/27);当SD<1.2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8,80.0%(12/15),66.7%(18/27);当静脉期CT值>64.4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9、93.3%(14/15)和40.7%(11/27);当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3、80.0%(12/15)、51.9%(14/27)。结论:患者的铁蛋白水平正常,以及CT特征中的肿瘤位于胃窦部、呈腔内生长、有蒂、LD<1.5cm、SD<1.2cm、静脉期CT值>64.4HU和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倾向于GP的诊断,有助于GP与GS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单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致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均为6~10 h。根据入院时单相CTA检查结果,采用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score,rLMC)将入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40例),以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90 d全因死亡率为主要安全性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90 d mRS评分、90 d全因死亡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90 d mRS 0~2分患者占比和入院时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颅内高密度灶发生率和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S、rLMC评分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0.05)。r LMC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2,95%CI:1.110~1.647,P=0.003)。结论对于发病至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的AIS患者,应用rLMC量表对单相CTA侧支循环结果进行判读能够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4.
朱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51-3053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86.
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且流感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2018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加速批准新型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baloxavir marboxil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有流感症状且不超过48 h的急性单纯型流感患者。临床研究显示,baloxavir marboxil对流感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安全性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主动脉窦瘤破裂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0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8例(44.62%),女性72例(55.38%),年龄32~75(52.72±13.87)岁。合并室间隔缺损55例(42.31%),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9例(30%),合并房间隔缺损12例(9.23%),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6.1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4.62%),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0.77%),合并其他心脏疾病9例(6.92%);破裂开口起源于右冠窦119例,起源于无冠窦1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余128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5年,术后心功能恢复至I-II级。结论:一旦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积极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EIF5 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4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取胃癌病理标本分别检测病理特征、HPV 16阳性率、HPV载量以及EIF5 A2表达水平,根据是否合并HPV 16感染将患者分为HPV组和非HPV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EIF5 A2表达水平与HPV 16感染的关系。结果 147例胃癌患者合并HPV 16感染82例(55.78%),其中HPV组年龄高于非HPV组(P<0.05);HPV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弥漫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EIF5 A2表达水平与非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PV 16载量增加,EIF5 A2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样本相对发光单位(RLU)/标准阳性对照临界值(CO)100~1 000和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1和RLU/CO 1~100的患者,同时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 100~1 0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HPV 16载量为胃癌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V 16感染率较高,且HPV 16感染与肿瘤生长、浸润和分型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PV 16感染可促进EIF5 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宫颈癌易感性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HPV感染宫颈癌患者120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宫颈癌筛查结果HPV结果阴性女性80名为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初次生育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绝经状态。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易感性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分布情况在预期值与实际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该研究群体具有群体代表性;研究组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T基因型、T等位基因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TT基因型增加本地区女性对HPV宫颈癌的易感性,但与其病情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