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母亲和子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0):1361-1362
甲状腺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约1.2‰的妊娠妇女可能受累,这与妊娠期机体免疫状态改变、自身抗甲状腺抗体产生增加、碘相对缺乏、甲状腺激素代谢改变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刺激等有关。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如处理不当,甲状腺功能紊乱能显著影响妊娠及产后期,对母亲和子代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2]。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一)妊娠期一过性高甲状腺素血症此症是妊娠期甲亢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发生率为2%~3%,最高发生率报告为11%[3]。引起妊娠期一过性高甲状腺素血症的原因主要是TSH与HCG结构同源,它们有相同…  相似文献   
12.
13.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激素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子代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甲状腺的发育,对母体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很大的依赖性.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若未及时发现和控制,会引起子代各种严重的不良后果,包括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先天性畸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等,甚至影响子代远期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早检出并控制孕妇及子代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以提高子代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尼古丁暴露对小鼠子代脏器发育的影响。 方法 昆明孕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2、4 mg/kg尼古丁暴露组,各组小鼠自孕7 d至分娩,分别多点皮下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尼古丁生理盐水溶液(尼古丁含量分别为1、2、4 mg/kg),1次/d。子鼠哺乳喂养,21 d断乳。检测子鼠出生3、7、14、21、35 d时的体重及子鼠5周龄时的脑、肝、心、脾、肾脏器系数及组织形态。 结果 各尼古丁暴露组子鼠初始出生时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35 d时,各组子鼠体重随尼古丁暴露剂量增高而降低(P<0.05);5周龄时,子鼠心肌纤维萎缩,心肌纤维间隙增大;肝细胞水肿;脾脏特征性结构边界不清,白髓面积变小,红髓面积增大等;大脑海马和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尼古丁暴露剂量达到2 mg/kg时,子鼠心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均显著上降(P<0.05)。 结论  妊娠期尼古丁暴露导致子鼠多器官组织形态异常,这可能是尼古丁致生后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哺乳期砷暴露对子鼠心、肝、脾、肾发育影响。[方法]昆明种孕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全孕期和哺乳期以自由饮水方式连续染毒。按饮水砷浓度分别设空白对照组,1、4、16 mg/L染砷组。子鼠生后追踪体重和身长发育情况。哺乳喂养,3周断乳。测量断乳子鼠心、肝、脾、肾脏器系数,观察子鼠心、肝、脾和肾组织形态。[结果]体格发育:出生第3、10、15和21天,各组子鼠平均体重和身长均随母鼠饮水砷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脏器系数:生后3周,各组子鼠心、肝、脾、肾脏器系数均随母鼠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病理形态:染砷组断乳子鼠心肌纤维厚薄不均,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密集;肝细胞以及肾皮质区近曲小管内皮细胞出现水变性,高剂量染砷组子鼠肾远曲小管出现蛋白管型;脾脏出现特征性结构边界不清,白髓面积逐渐变小,红髓面积逐渐增大等表现;上述病理损伤随染砷浓度增加而逐渐加重。[结论]孕期/哺乳期砷暴露导致断乳期子鼠多器官组织形态异常,此可能是砷致生后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母代高脂饮食对子鼠早期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HF组)和对照组,至交配怀孕产仔,哺乳期母鼠继续原饮食并喂养子鼠至其3周龄,取子鼠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肝脏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3(ACSL3)、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α(CPT-1α)及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Ehhadh)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HF组母鼠所育的子鼠3周龄时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弥漫性空泡变性,小叶内可见点灶状坏死;HF组子鼠肝脏组织PPARα和Ehhad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CSL3基因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T-1α基因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子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母鼠孕期持续至哺乳期的高脂饮食可引起子代早期肝内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α与Ehhadh表达代偿性增加,ACSL3表达降低,但尚不能逆转子代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次日见阴栓的雌鼠视为孕鼠(阴栓为白色结晶状颗粒),得到12只孕鼠,分为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每组6只。糖尿病组孕鼠在孕期第0天单次腹腔注射链菌霉素(STZ)35 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鼠尾无创血压测量法持续监测子代大鼠血压;分别从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的子代大鼠中各随机选取6只20周龄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用于实验。代谢笼测定24 h尿量,肾上腺动脉灌注AT1R阻断剂(坎地沙坦)测定尿钠排泄;qRT-PCR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12、16、20、24周龄时,糖尿病组子代大鼠血压均高于同龄期对照组子代大鼠[分别为(118±4)vs(105±3),(124±2)vs(114±2),(135±3)vs(118±2),(140±4)vs(120±3)mm Hg,P<0.05]。24 h尿液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子代大鼠的基础尿量及尿钠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558.8±40.5)vs(764.3±87.6)μmol/(kg·d),P<0.05]。肾上腺动脉灌注AT1受体阻断剂后,糖尿病组子代大鼠的排钠利尿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1 560±87)vs(760±60)μL/min,P<0.05],其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及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08)vs(0.57±0.05),(1.2±0.1)vs(0.5±0.2),P<0.05]。结论孕期糖尿病导致大鼠子代血压升高,其可能机制是子代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增高,体内存在水钠潴留所致。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10-313
目的:检测孕晚期吗啡暴露对子代鼠吗啡成瘾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孕晚期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M组孕鼠在孕12~18 d每天9∶00和17∶00两次皮下注射吗啡,首剂量为2 mg/kg,逐日递增1 mg/kg,至6 mg/kg维持。N组孕鼠以同样的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取上述2组体质量接近的子代鼠50只正常喂养至8周龄。每组子代鼠先采用恒量法(吗啡剂量3 mg/kg)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7 d进行条件位置偏爱(CPP)训练,训练结束24 h后对CPP效应进行检测;之后继续采用递增法(吗啡首剂量4 mg/kg,逐日递增1 mg/kg)以同样方式注射吗啡连续训练7 d至10mg/kg,训练结束24 h后对子代鼠再次进行CPP效应的检测。结果:1预测试时,两组的CPP基数值[分别为(99.2±22.96)s和(86.1±20.2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 d的吗啡恒量训练后,M组子代鼠CPP测试值(284.6±58.93)s相对于基线值(99.2±22.96)s明显增高(P<0.01),而N组子代鼠CPP测试值(116.6±36.95)s与基线值(86.1±20.27)s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经过7 d的吗啡递增量训练后,M组和N组子代鼠CPP测试值[分别为(432.3±74.21)s,(221.0±58.26)s]与CPP基线值[分别为(99.2±22.96)s,(86.1±20.27)s]相比均出现差异(P<0.01,P<0.01),M组子代鼠CPP测试值(432.3±74.21)s与N组(221.0±58.26)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组子代鼠CPP分值(331.4±69.47)s明显高于N组子代鼠CPP分值(124.8±58.68)s(P<0.05)。结论:孕晚期吗啡暴露可增加子代鼠对吗啡的成瘾易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孕前营养过剩及超重小鼠模型,探讨孕前营养过剩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影响。方法 20只昆明种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两组单纯饲养4周后与雄鼠合笼,孕期继续上述饮食;产后均母乳喂养,产后3w断乳,哺乳期间母鼠仍按各自组别进食;监测单纯饲养期、孕期和哺乳期母鼠体重、血糖变化。两组子鼠断乳后一律以标准饲料喂养,监测子鼠出生至生后5w体重、身长和尾长发育。结果 1.母鼠体重和血糖变化:单纯饲养1周后开始实验组母鼠体重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1w和4w时,实验组母鼠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中、晚期实验组母鼠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哺乳期两组母鼠体重、血糖均无显著差异(P〉0.05)。2.母乳喂养期子鼠发育:出生3天和7天,实验组子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母乳喂养期,实验组子鼠尾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鼠身长无显著差异(P〉0.05)。3.自由采食期子鼠发育:整个自由采食期,实验组雌性子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35天,实验组雄性子鼠体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自由采食期,实验组子鼠尾长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鼠身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可以建立孕前营养过剩及超重小鼠模型,母鼠孕前营养过剩导致子代小鼠出生体重增加以及成年早期肥胖,其对机体的深入影响及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