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8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685篇
基础医学   352篇
临床医学   3994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17篇
综合类   8265篇
预防医学   29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64篇
  43篇
中国医学   3696篇
肿瘤学   56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664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1848篇
  2011年   1892篇
  2010年   1799篇
  2009年   1651篇
  2008年   2060篇
  2007年   1750篇
  2006年   1589篇
  2005年   1524篇
  2004年   1187篇
  2003年   850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在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实习的192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实验组采用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理论(89.17±4.24)分、实践成绩(88.36±3.67)分均高于对照组(82.15±6.33)分、(73.38±7.89)分,且实习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96.88%也要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教学中,采用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对盆腔炎大鼠子宫 Toll 样受体2( TLR2)、Toll 样受体4( TLR4)、核转录因子 kappaB ( NF-κB ) mRNA 表达的影响,探讨妇科千金片调控 TLR2/4-NF-κB 信号通路对盆腔炎大鼠的抗炎机制。方法通过子宫注射混合菌液建立盆腔炎大鼠模型,将60只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即: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片组、罗红霉素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组织中 TLR2、TLR4、NF-κB 的灰度值;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子宫组织中 TLR2、TLR4、NF-κB 的 mRNA 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 TLR2、TLR4、NF-κB 灰度值显著降低( P<0.01), TLR2、TLR4、NF-κBmRNA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1),表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组、罗红霉素组 TLR2、TLR4、NF-κB 灰度值均显著升高( P<0.01), TLR2、TLR4、NF-κBmRNA 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妇科千金片对盆腔炎大鼠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 TLR2/4-NF-κB 炎性介质变化信号通路的传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3.
刘文涓  曹兰琴 《安徽医学》2016,37(5):575-57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妇科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收集其痰、咽拭子、胸水、腹水、血液、尿液、粪便标本送检,经过细菌及真菌培养鉴定,分析感染率、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 100例标本,共有1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不同类型妇科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侵入性操作、白细胞下降、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的发生与其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发现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李晓娟  周勤  魏楠 《安徽医学》2016,37(12):1509-1511
目的 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对早期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意义,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妇科择期行盆腔手术并具有DVT高危因素的2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为阴性。根据患者术后72~120 h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6)和非血栓组(n=195)。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晨检测D-dimer和FI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D-dimer和FIB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dimer和FIB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imer、FIB检测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并发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快速、迅猛的发展。199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更年期综合指导中心",为更年期相关问题多层次、个体化保健治疗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00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妇科内分泌诊疗中心,对更年期及妇科内分泌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进行临床诊疗及研究;2011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组( D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2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均给予布托啡诺1.0 mg。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使用布托啡诺0.125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 DB组在使用布托啡诺基础上加入右美托咪定0.1μg/(kg· h)(最大剂量不超过300μg)。观察并记录术后1、2、6、12、24 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和镇静评分、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追加镇痛药次数、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结果DB组患者术后1、2、6、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B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B组患者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布托啡诺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布托啡诺消耗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8.
胡琰 《当代医学》2016,(20):69-70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使用妇科臭氧治疗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9例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臭氧妇科仪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05例、滴虫性阴道炎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清洗及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97例、滴虫性阴道炎78例)。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臭氧仪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999.
Yang KX  Wan Y  Xu L  Sun L  Li Z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8):568-569
患者女,38岁。反复下腹疼痛伴盆腔包块1年余,于2003年9月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如孕40多天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9cm×8cm×5cm包块,囊实性感,活动,无明显压痛。B超:右附件区肿物8cm×6cm×6cm,中等回声,其中有一直径3.5cm液性暗区,左附件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右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中见:右卵巢5cm×4cm×3cm,其上缘有2.0cm×0.3cm×0.3cm的灰白色细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超前镇痛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A组羟考酮0.05mg/kg、B组羟考酮0.1mg/kg、C组羟考酮0.15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24h内不良反应及哌替啶使用情况;采用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改良镇静-躁动评分(RASS)对患者术后1、6、12、24h进行疼痛和镇静程度评分。在麻醉前、术后1、6、12、24h测定血清中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和C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和C组VAS评分在术后1、6、12h时显著降低(P<0.05);C组术后1h时VAS评分低于B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B和C组术后1h的RASS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术后1hRASS评分低于A、B组(P<0.05)。术后1、6、12、24h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A、B和C组患者术后1、6、12、24h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和C组术后1、6、12h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24h,A、B和C 3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头晕、嗜睡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病例数多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均无瘙痒、躁动、呼吸抑制及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mg/kg羟考酮用于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术后应激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