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459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8篇
  14篇
中国医学   39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在Broca区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作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Broca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2例。术前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重建语言皮质激活区域和皮质下传导通路,术中在唤醒麻醉下通过直接电刺激技术定位语言皮质和皮质下传导通路,并在术中磁共振、实时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行肿瘤切除。根据肿瘤是否侵犯中央前回腹侧部(vPMC)将患者分为未侵犯vPMC(仅侵犯额下回后部)组24例,侵犯vPMC组18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情况和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术中语言功能区定位,34例(81.0%)至少有1个阳性定位点;3例(7.1%)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癫痫局灶性发作。25例患者肿瘤为全切除,17例为非全切除。术后病理学证实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Ⅱ级者23例,Ⅲ级者14例,Ⅳ级者5例。术后1个月内(近期)16例(38.1%)患者有语言功能障碍,其中12例3个月内恢复,4例(9.5%)未恢复。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84个月(中位数为24个月),14例出现肿瘤进展,其中11例死亡。与未侵犯vPMC组比较,侵犯vPMC组肿瘤的WHO级别高(P=0.011),术后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比率高[分别为10/18、25.0%(6/24),P=0.044],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4±5.2)个月、(80.7±3.2)个月]和总生存期[分别为(38.8±5.8)个月、(80.8±3.2)个月]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治疗Broca区胶质瘤有助于在最大化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语言功能。其中肿瘤侵犯vPMC比仅侵犯额下回后部者引起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72.
专科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性较差,知识传授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老师为引导者,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培养自身"归纳"与"查新"能力。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影像信息进行数字化综合处理,并进行可视化,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两者相结合打破传统教材章节框架的束缚,以具体患者诊疗过程为线索,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变为生动的小组讨论,将抽象的解剖学知识进行三维可视化,并以规范化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教学效率,并消除时间与场地的限制,使教学效率最大化。本文比较了传统教育模式与新的教育模式,在培养研究生的"归纳"与"查新"能力方面,新的教学模式效率更高,更适合现代神经外科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73.
在气功锻炼科学性的研究中,对脑的研究一直占据着重要席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较为优秀的成果。现介绍脑电检测技术在气功态和气功心理效应的大脑电生理活动规律两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为脑电在气功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亚健康态颈部不适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不好而导致颈部肌肉受损的一种轻型慢性颈部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颈椎病由于椎体受损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有本质区别.颈部不适普遍存在,且带来的经济费用也居高.火罐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及家庭保健,但对于火罐治疗颈部不适的系统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不同罐法干预颈部不适的特点、操作方法及疗效,试图探究火罐干预颈部不适的前景.  相似文献   
75.
<正>1.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注意不要犯主谓倒置的错误;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相似文献   
76.
贺大强  孙喜灵 《光明中医》2013,(11):2453-2455
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中医复杂症候群.本文从当前国家辨证标准、宏观流行病学统计、宏观结构方程式模型、因子分析法及微观胃黏膜胃镜相、基因表达、血液流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症候群的研究近况,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本文也阐述了"四态五阶段"辨证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复杂症候群研究中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MUS)对侵袭性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01月至2021年02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86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可分为两组,高侵袭组(Gleason>4+3,共46例),低-中侵袭组(Gleason≤4+3,共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US检查,包括经直肠常规超声(T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声造影(CEUS)。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高侵袭组PCa的诊断效能。结果:高侵袭组与低-中侵袭组的TRUS表现显著不同(P<0.05),其中高侵袭组中TRUS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高侵袭组SWE中SR比值(23.86±13.67)显著高于低-中侵袭组(12.82±1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侵袭组的CEUS参数中初始强度、峰值强度显著高于低-中侵袭组(P<0.05),而两组达峰时间、峰值减半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MUS对高侵袭组PCa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敏感度、特异度也最高(P<0.05)。结论:MUS对高侵袭性PCa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T1DM)患儿静息态fMRI双侧海马效应连接的变化。方法 对1型T1DM患儿(n=18,T1DM组)和健康儿童(n=13,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以双侧海马为ROI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T1DM组左侧海马对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脑岛、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内侧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缘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中央前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外向流显著减弱;以右侧海马为种子点,T1DM组右侧海马对双侧辅助运动区、内侧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左侧的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内侧额上回、中央后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缘上回外向流显著减弱。结论 T1DM患儿海马功能可能受到损伤,导致额叶、辅助运动皮层、扣带皮层对海马信息的提取能力减弱;与右侧海马相比,左侧海马可能对认知处理的参与度更高;海马外向流减弱对T1DM相关认知损害具有早期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一种微波辅助的聚苯乙烯树脂聚乙二醇(PEG)化的方法。方法使用PEG 200对市售Merrifield树脂进行修饰,尝试了不同条件下PEG化的效率。使用自行制备的PEG化树脂进一步衍生化,并进行氨基酸的负载,与市售王树脂进行比对。结果优选出了一套较为合适的反应参数,使用5 g树脂,50 ml PEG 200,微波功率600 W,预设温度170℃,照射15 min,共2次,获得了接近90%的负载率。衍生化得到PEG化王树脂后与氨基酸进行缩合,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产率。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多模微波装置辅助的聚苯乙烯树脂PEG化,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快速,条件温和,产率满意,远远优于传统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